-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42644.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矩阵控制的船用岸电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接收功率单元驱动器的触发信号,实现对岸电电源输入整流-逆变控制;功率单元驱动器,用于接收单元控制器转发的PWM控制指令,实现对功率变换单元的统一PWM触发控制;单元控制器,用于采集信号的信号调理及控制保护动作触发,并转发中央控制器的PWM指令至功率单元驱动器;中央控制器,用于实现岸电电源系统的系统控制,通过控制算法,发出PWM控制指令,并通过光纤发送至单元控制器;滤波装置,对岸电电源输入或输出进行滤波处理,满足岸电电源对供电谐波的要求。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岸电电源容量的灵活配置,提高电源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7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69889.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联电容器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并联电容器三相的谐波电流值;根据并联电容器三相的谐波电流值确定三相中的故障相;将故障相的任意两次谐波电流值和非故障相的两次谐波电流值代入并联电容器非故障相与故障相的谐波电流比值表达式,获得并联电容器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根据并联电容器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对并联电容器进行监测。本发明仅需要测得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谐波电流值即可准确计算并联电容器装置发生故障时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利用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对电容器状态进行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0729.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群动态组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基本单元内发电功率预测值和负荷预测值;根据由网络损耗函数确定的目标函数,由潮流约束、功率约束以及容量约束确定的约束条件构建微电网组网模型;基于发电功率预测值和负荷预测值,采用微电网组网模型计算互联时的线路损耗,得到线路损耗最小时的微电网群组网结果。通过实施本发明,根据多个微电网基本单元的电源发电功率预测与负荷预测,并通过网络损耗函数以及约束条件构建微电网组网模型,基于该模型求解微电网基本单元间联络功率损失最小的微电网基本单元间连接途径,实现不同微电网基本单元间的动态连接,提高电源与负荷的实时动态平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92917.X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12 , H02J3/01 , H02H7/26 , H02M5/12 , H02M5/18 , H02M5/293 , H02P13/06 , H01F38/00 , H01F27/28 , H01F27/29 , H01F27/40 , H01F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联络型供电变压器及其调控方法,联络型供电变压器包括:多相并联变压器、多相串联变压器和多个安全防护辅助调节装置,多相并联变压器的原边首端均接入第一线路,并联变压器的副边具有至少一个供电绕组和多个不对称绕组,供电绕组与供电端连接,多个不对称绕组经各自对应的开关桥臂模组分别与相邻相并联变压器副边不对称绕组进行互联之后得到第一电气量,第一电气量通过对应串联变压器的副边耦合至串联变压器的原边,多个安全防护辅助调节装置串联连接于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之间。本发明实现将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的电能传输至供电端,并将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进行联络和指定功率的电能互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3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510542644.8
申请日:2015-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矩阵控制的船用岸电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接收功率单元驱动器的触发信号,实现对岸电电源输入整流‑逆变控制;功率单元驱动器,用于接收单元控制器转发的PWM控制指令,实现对功率变换单元的统一PWM触发控制;单元控制器,用于采集信号的信号调理及控制保护动作触发,并转发中央控制器的PWM指令至功率单元驱动器;中央控制器,用于实现岸电电源系统的系统控制,通过控制算法,发出PWM控制指令,并通过光纤发送至单元控制器;滤波装置,对岸电电源输入或输出进行滤波处理,满足岸电电源对供电谐波的要求。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岸电电源容量的灵活配置,提高电源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41770.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谐波环境三芯电缆接地电流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叠加工频输入信号和谐波输入信号的电流输入到接地回路,获取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电流;所述接地回路将所述三芯电缆的两端接地形成;基于所述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电流,计算所述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层的三相自阻抗、所述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感应电压;基于所述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层的三相自阻抗、所述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感应电压,确定三芯电缆的接地电流。该方法兼顾工频输入信号与谐波输入信号,将两者共同作用于电力电缆的接地电流计算当中,实现谐波环境下的三芯电缆接地电流计算,能够提高接地电流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12122.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仿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电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并网节点中的新能源发电接入容量初始化粒子群编码;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粒子群编码进行迭代更新,得到并网节点中的新能源发电接入容量优化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兼顾计算效率及计算准确度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有效支撑新能源并网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65496.5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谐波电压检测方法、装置及高压直挂型电能质量检测终端。该检测方法包括: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高压电容与交流母线之间串接取样元件;采集取样元件两端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进行时频转换得到谐波电压频谱及含量。通过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高电位串接取样元件直接检测电压信号,无需经过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变换信号,可以实现准确测量高压母线处谐波电压,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1021385.0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变压器本体电感参数的控制方法,包括高频变压器励磁电感控制和漏感控制。在磁芯结构和尺寸确定条件下,已知高频变压器额定电压和工作频率,励磁电感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磁芯材料磁化特性和饱和磁密不同,选择磁芯材料;控制工作磁密Bm大小;在磁芯开气隙情况下,控制气隙长度lg大小。漏感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原副边绕组中单层绕组匝数;控制原边绕组层间厚度、副边绕组层间厚度以及原副边绕组间厚度;改变原副边绕组排布方式,如采用分离式、三明治式以及完全交叉换位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控制电感参数,以实现与高频变压器两侧变换拓扑发生谐振,提高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41906.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压波形发生电路,包括并联的谐波电压发生单元和工频电压发生单元。可以大幅度减小谐波电压发生单元第二谐波电压与工频电压发生单元输出的第二工频电压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保证电压波形发生电路输出的电压(即第二工频电压叠加第二谐波电压)满足场景需求。同时,可以实现第二工频电压与多种频率的第二谐波电压叠加,不仅避免了使用单一谐波发生器时需要多次更换或调整设置的繁琐过程,从而提高了电压波形发生电路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更全面的评估电力设备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