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7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69889.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联电容器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并联电容器三相的谐波电流值;根据并联电容器三相的谐波电流值确定三相中的故障相;将故障相的任意两次谐波电流值和非故障相的两次谐波电流值代入并联电容器非故障相与故障相的谐波电流比值表达式,获得并联电容器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根据并联电容器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对并联电容器进行监测。本发明仅需要测得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谐波电流值即可准确计算并联电容器装置发生故障时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利用故障相电容量的变化系数对电容器状态进行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87807.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支撑装置的指令电压相位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压支撑装置的并网点电压和电流信号,并计算并网点的功率;通过并网点电压信号识别电网是否处于故障态;当判断电网处于故障态时,基于并网点对应的功率参数获得功率波动信息;基于功率波动信息计算生成电压支撑装置指令电压的目标相位,以构建目标电压指令信号。通过实施本发明,保证电压支撑装置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能够准确跟踪电网相位变化,快速补偿电网电压恢复所需无功功率,提高了电网暂态电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387681.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多端口变换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多绕组变压器原边与DC/AC模块连接,多绕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包括双端绕组及三端绕组,其中三端绕组的中间段为中心抽头,三端绕组与第一AC/DC模块,两端绕组与第二AC/DC模块连接,其中,DC/AC模块将高压直流转换为中低频交流,第一AC/DC模块、第二AC/DC模块将交流电直接转换为直流电分别为负荷、公共直流母线供电,从而对高压进行直接变换给负荷高效供电,具有变换环节少、效率更高、端口多样等优点,并且通过调整中心抽头的位置,使得负荷端口电压可根据负荷的特性灵活调节,相较于传统技术,减少了变换环节,提升了变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24200.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网负荷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根据预设控制需求确定目标负荷调控量,并根据每个电网负荷台区的第一台区数据确定每个电网负荷台区的负荷调控范围,进一步,结合该目标负荷调控量和负荷调控范围,从负荷功率‑电压响应特性出发,利用第一调控子系统控制第二调控子系统中第一调压装置对电网负荷台区进行调节,进一步,实现了电网负荷台区的负荷控制。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通过对电网负荷台区的电压调节实现电网负荷台区的负荷控制,克服了现有需求响应中负荷调控手段单一、过度依赖市场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28676.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控型器件串联阀的驱动系统及驱动电源切换方法,驱动系统包括多个驱动单元,一个驱动单元与一个全控型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及驱动模块,其中,主电源及备用电源均与驱动单元连接,主电源与备用电源连接,所有的备用电源之间连接,驱动模块与一个全控型器件的控制端连接;驱动模块用于触发全控型器件;在同一时刻,主电源或备用电源为驱动模块供电。本发明主要由主电源、备用电源和驱动模块构成。其中主电源和备用电源通过可控供电回路连接到驱动模块。一方面保证了在同一时刻只有一路电源供电;另一方面,保证了主电源出现故障时,备用电源供电的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3269.4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控型器件串联阀的驱动保护系统及方法,主控模块由主控系统部分和故障保护集部分构成,光入光出模块由控制部分、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驱动模块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和故障检测部分组成。本发明通过采用驱动故障保护集的方式,解决串联阀驱动在多种故障检测工况下,难以及时准确保护器件的问题,实现全控型器件串联阀运行过程中的多故障检测和保护,为全控型器件串联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的驱动保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7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08226.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保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直流电源及电流发生器,其中,直流电源与电流互感器的原边连接,电流发生器与电流互感器柜子二次端子排连接;直流电源用于检测电流互感器原边及副边极性关系;电流发生器用于检测控保系统内部电流极性;电流互感器原边及副边极性关系、电流互感器副边侧电流相位和控保系统内部电流相位用于综合评价控保系统的极性。与目前常用的电流互感器极性判断方法相比,本发明可实现从电气一次设备到控保系统程序内部的全链条极性判断,避免部分环节极性判断缺失带来的总体极性判断错误风险,保证了总体极性判断的正确性和设备调试运行安全,也可简化极性判断步骤,方面现场人员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27428.X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可控耗能限压装置,包括:固定部分,与高压输电系统电性连接;可控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分的下方,一端与固定部分串联连接,另一端与地网连接;所述可控部分包括绝缘外套以及固定于绝缘外套内部的可控部分芯体;所述可控部分芯体包括一体集成并封装于绝缘外套内的控制开关和可控部分氧化锌电阻片,所述控制开关与可控部分氧化锌电阻片并联连接并能够短接可控部分氧化锌电阻片;支架,支撑设置在所述可控部分的底端。本发明适用于户外运行,可有效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工程实施,深度抑制系统操作和暂时过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63411.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模块化重力储能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模块化重力储能系统中包括多个重力储能机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功率;基于目标功率和采用连续补偿或交叠补偿确定的功率曲线,采用顶点投切法或中点投切法确定待投入的重力储能机组数量;或者,采用死区限制确定待投入的重力储能机组。通过实施本发明,提出顶点投切法或中点投切法确定待投入的重力储能机组数量的方案,实现了在连续补偿或交叠补偿情况下对重力储能系统的功率控制;通过引入死区限制实现对模块化重力储能电站机组调度的优化,有效抑制了模块化重力储能电站的输出功率波动问题,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6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46453.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相中华 , 郭贤珊 , 乔光尧 , 陈秀娟 , 田天 , 林磊 , 李芳义 , 卢甜甜 , 罗艳 , 白金 , 宋仕军 , 李秀广 , 何宁辉 , 潘亮亮 , 徐玉华 , 刘海涛 , 任勇 , 姚晖 , 韩春雷 , 范海兵 , 潘瑞龙 , 周国伟 , 袁晓辉 , 赵国亮 , 程喆 , 李卫国 , 赵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避雷器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确定每级球间隙的工作电压满足的不等式条件;进行多次击穿试验,确定球间隙的工作电压与球间隙的间隙距离的第一对应关系等式;预设球间隙的级数,根据不等式条件,计算得到预设球间隙的级数对应的球间隙的工作电压的范围;根据球间隙的工作电压的范围,通过第一对应关系等式,计算得到球间隙的间隙距离的范围;若球间隙的间隙距离的范围位于球间隙的间隙距离的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的预设球间隙的级数为触发型真空多级串联球间隙的级数。本发明完成对避雷器可控部分的有效开断控制,实现降低避雷器正常工作时荷电率、过电压出现时操作过电压水平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