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5915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219510.7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的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一体化测试平台、光纤接口、测试工作站、交换机、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和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一体化测试平台通过光纤接口与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相连接,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通过交换机与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相连接,一体化测试平台还通过测试工作站与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准确、可靠、快速的实现了对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高效测试,解决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体积狭小,缺乏测试方法的问题,满足了模块化建设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测试需求,提高了测试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432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224818.0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OOSE联动的二次设备预制舱视频巡查方法,建立各前端摄像机的编号、预置位、GOOSE事件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滑轨高清摄像头在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轨道自动巡视,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辨识,将辨识信号通过GOOSE网络上传至远端监控端;视频巡查系统根据GOOSE关联方式,自动定位与该GOOSE事件中GOOSE变量列表成员对应的摄像机编号、预置位以及相应摄像机对应的视频通道号;控制摄像机转向的预置位,切换摄像机对应的视频通道号,启动照明和录像设备,结合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告警信号实现调度端的双源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9510.7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 H04L43/08 , H04L43/0823 , H04L4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的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一体化测试平台、光纤接口、测试工作站、交换机、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和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一体化测试平台通过光纤接口与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相连接,被测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通过交换机与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相连接,一体化测试平台还通过测试工作站与IEC61850网络报文分析仪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准确、可靠、快速的实现了对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高效测试,解决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体积狭小,缺乏测试方法的问题,满足了模块化建设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测试需求,提高了测试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4322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24818.0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86 ,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OOSE联动的二次设备预制舱视频巡查方法,建立各前端摄像机的编号、预置位、GOOSE事件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滑轨高清摄像头在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轨道自动巡视,对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辨识,将辨识信号通过GOOSE网络上传至远端监控端;视频巡查系统根据GOOSE关联方式,自动定位与该GOOSE事件中GOOSE变量列表成员对应的摄像机编号、预置位以及相应摄像机对应的视频通道号;控制摄像机转向的预置位,切换摄像机对应的视频通道号,启动照明和录像设备,结合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告警信号实现调度端的双源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373742.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虚端子模型建模及连线方法,步骤为:首先获取至少3个已完成的SCD配置文件;然后对获取到的各SCD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各SCD文件所包含的IED信息和虚端子连线信息;再基于SCD文件的解析结果,建立包含典型IED模型库、虚端子典型连线矩阵、虚端子典型连线置信矩阵的知识集,然后在对新的SCD文件进行配置,基于当前知识集进行虚端子的自动连线。本发明可有效利用已完成的配置工作的成果,降低实际操作时的建模工作量,同时本发明对于典型IED的判别方法,可最大限度避免各IED厂家对规范理解存在偏差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3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808557.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文件的虚端子自动连接方法,包括步骤1,为所有类型的IED分别创建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2,解析SSD和SCD文件,匹配并实例化对应的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3,根据实例化的虚端子连接模板生成虚端子连接。本发明通过建立虚端子连接模板,可以采用批量的设计方法选择相应模板并实例,能快速高效的完成虚端子连线,完成SCD文件的制作;并且在虚端子模板不断优化的条件下,SCD文件制作的准确性也不断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制作SCD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020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685255.5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处理时间的测试系统及方法,通过信息旁路侦听方式,根据预先配置好的网关机输入输出映射规则,获取数据通信网关机输入输出报文时间戳从而得出数据通信网关机处理时间。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测试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处理时间的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0252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190995.6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据库接口层操作流的SCD文件在线并行配置系统和配置方法,在应用时,首先对全站SCD文件进行解析,将其中的IED设备模型和通信子网,映射成IED设备数据库和通信子网数据库,同时通过在数据库层之上建立接口层,设置接口函数,在应用层设置配置操作界面,使得用户可通过配置操作界面输入配置命令和配置参数,进而通过数据库接口层提供的接口函数,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修改,然后通过数据库与SCD文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SCD文件的配置。在并行配置时,本发明将用户对IED文件的修改以操作流的形式进行依次处理,逐一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结果通过接口函数返回至配置从机。本发明可实现了多人协同配置SCD文件,避免配置冲突,提高了配置效率,同时可减少配置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3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08557.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文件的虚端子自动连接方法,包括步骤1,为所有类型的IED分别创建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2,解析SSD和SCD文件,匹配并实例化对应的虚端子连接模板;步骤3,根据实例化的虚端子连接模板生成虚端子连接。本发明通过建立虚端子连接模板,可以采用批量的设计方法选择相应模板并实例,能快速高效的完成虚端子连线,完成SCD文件的制作;并且在虚端子模板不断优化的条件下,SCD文件制作的准确性也不断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制作SCD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10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121163.4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射式强度调制的光纤互感器电流测量方法,首先建立反射系数与反射面到光纤端面的距离的映射关系;其次,在反射面通电后测量反射系数,计算反射面到光纤端面的距离;然后,计算反射面的运动加速度,并进一步计算反射面受到的安培力;最后,结合反射面的质量、长度及安培力等参数,计算得到被测电流的值。本发明利用反射式强度调制光纤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收到安培力作用产生振动偏移的现象,实现了电流的稳定、准确、安全测量。测量原理可靠,测量结果精度高,实现成本较低,提升了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并降低了建设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