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684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9614.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综合评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可靠性评价模块、网损评价模块、设备利用率评价模块、电能质量评价模块和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综合评价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可靠性指标计算、网损指标计算、设备利用率指标计算、电能质量指标计算功能,并按照配置的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做出评价。本发明取代了繁琐的人工计算评价过程,能够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后的影响做出综合评价,为分布式光伏的设计和决策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00766.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协调配置方法,先分别进行私家车充电站建模和公交车充电站建模,分别得到私家车充电站选址模型和公交车充电站选址模型,然后采用免疫算法分别对私家车充电站选址模型和公交车充电站选址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得到的私家车充电站和公交车充电站的站址坐标。本发明在考虑充电站时分别对私家车和公交车建立模型选址,再协调两类电动车选址,弥补了当前其他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在考虑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选址、用户成本和充电站成本上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88760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99367.3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充电站光、储、变压器容量协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确定光伏充电站的目标函数,再获取光伏充电站的基础数据,确定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约束条件;然后根据运用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到优化结果;最后根据优化结果,由投资者建设投资预算选取最合理建设需求,根据建设需求对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内进行相应硬件设施配置。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含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城市,实现了基于能量控制策略的光储变三者容量协调优化的光伏充电站优化配置方法;为含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保证充电站建设运行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3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400766.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协调配置方法,先分别进行私家车充电站建模和公交车充电站建模,分别得到私家车充电站选址模型和公交车充电站选址模型,然后采用免疫算法分别对私家车充电站选址模型和公交车充电站选址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得到的私家车充电站和公交车充电站的站址坐标。本发明在考虑充电站时分别对私家车和公交车建立模型选址,再协调两类电动车选址,弥补了当前其他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在考虑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选址、用户成本和充电站成本上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35934.4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负荷控制装置,具有采集、监测、控制、通信等于一体的智能负荷控制装置,主要与配电运行中心及用户进行实时互动。所述智能负荷控制装置主要安装在负荷端,负荷通过该装置接入配网系统中。所述装置主要是由负荷的供电端供电,同时内部有备用电源,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所述装置主要对负荷电气数据与环境数据的采集,对以上数据进行判断与计算。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配电运行中心与用户,配电运行中心可根据用户习惯对负荷进行运行控制,用户也通过APP对负荷进行操作。所述负荷装置与配电运行中心及用户的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LoRa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充分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53082.7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236 , H04L41/0631 , H04L41/145 , H04L63/1416 , H04L63/1425 , H04L63/1441 , H04L6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EC60870‑5‑104协议的SCADA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过程和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过程;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过程为:将待检测的报文与攻击特征的规则数据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则产生相应的告警,并存储到日志文件中;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过程为:建立表征特定协议预期行为的模型,如果检测的报文违背了这些模型,则产生相应的告警,并存储到日志文件中。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基于IEC/104协议的SCADA系统的网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0191604.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流源型调相机变频启动换相超前角分段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电流源型调相机启动时,采用换相超前角30°;通过检测系统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若未检测到发生换相故障,保持换相超前角为30°,当检测到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找寻最近的晶闸管无缝切换时间点t0;切换换相超前角为60°。该方法实际应用中实现简单方便,无需多余的算法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晶闸管换相失败问题,并且提高调相机启动效率,缩短启动时间,整个控制过程仅需单次换相超前角切换,避免晶闸管动作次数冗余;采用换相超前角分段控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27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91604.1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南京师范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流源型调相机变频启动换相超前角分段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电流源型调相机启动时,采用换相超前角30°;通过检测系统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若未检测到发生换相故障,保持换相超前角为30°,当检测到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找寻最近的晶闸管无缝切换时间点t0;切换换相超前角为60°。该方法实际应用中实现简单方便,无需多余的算法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晶闸管换相失败问题,并且提高调相机启动效率,缩短启动时间,整个控制过程仅需单次换相超前角切换,避免晶闸管动作次数冗余;采用换相超前角分段控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43349.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低压台区源荷特性的中低压柔性互联设备多层协同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上层低压FID规划配置模型,步骤2:中层中压SOP规划配置模型,步骤3:下层中低压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步骤4:将中层模型和下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本发明能够弥补现有配电网中柔性互联设备规划中的不足,从台区源荷特性出发,符合配电网实际运行状况,规划方案科学性与适用性更强,深度挖掘配电网中的源荷互补性,实现中低压柔性互联,适应柔性配电网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53486.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30/27 , H02J3/00 , G06F30/18 , G06N5/04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零和博弈的电力系统外部受击脆弱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电力网架结构和实际包含的电网单元种类和数量建立电网单元毁伤关联传播模型;在电网单元毁伤关联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攻击者和防御者对于不同目标函数的优化目标以及自身资源约束建立攻防多目标零和博弈模型;攻防多目标零和博弈模型表示为一个双层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对问题进行求解,获得外部攻击者致使电力系统完全失效所需的最小攻击代价。本发明建立了一个多目标攻防博弈模型,从攻击者的角度求解致使电力系统完全失效所需的最小攻击成本,以反映电力系统防御策略在整体层面上的脆弱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