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90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1404912.6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 , 苏州中新伟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缆余缆盘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安装架和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表面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外连接筒,所述外连接筒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外连接筒的外圈环绕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外连接筒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内连接筒,所述内连接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端面的一侧设置有自锁机构。该电缆余缆盘装置有效防止圆盘自由摆动和防止电缆在空中摆动导致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0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404912.6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 , 苏州中新伟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缆余缆盘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安装架和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表面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外连接筒,所述外连接筒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外连接筒的外圈环绕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外连接筒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内连接筒,所述内连接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端面的一侧设置有自锁机构。该电缆余缆盘装置有效防止圆盘自由摆动和防止电缆在空中摆动导致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2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98184.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参数的高精度数据优化方法及其运行系统。线路参数的高精度数据优化运行系统包括6路ADC芯片、FPGA芯片、内存芯片和单片机,6路ADC芯片与FPGA芯片电性连接,FPGA芯片分别与内存芯片和单片机电性连接,FPGA芯片内烧录有IP核。本发明将模拟电路精度由元器件误差不可控变为精度高、固定、可控的定制化IP核,简化了生产模拟电路的测试流程,解决了元器件随着时间老化影响精度的问题。采用三相同位数据采集的方法,将同位数据同步采入数据缓存,进而通过FPGA定制的IP核进行快速解析信号的谐波成分,并进行滤除同步滤除谐波成分,反向计算出来精度较高的相位角与电压电流参数,从而参与更高精度的数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762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98184.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参数的高精度数据优化方法及其运行系统。线路参数的高精度数据优化运行系统包括6路ADC芯片、FPGA芯片、内存芯片和单片机,6路ADC芯片与FPGA芯片电性连接,FPGA芯片分别与内存芯片和单片机电性连接,FPGA芯片内烧录有IP核。本发明将模拟电路精度由元器件误差不可控变为精度高、固定、可控的定制化IP核,简化了生产模拟电路的测试流程,解决了元器件随着时间老化影响精度的问题。采用三相同位数据采集的方法,将同位数据同步采入数据缓存,进而通过FPGA定制的IP核进行快速解析信号的谐波成分,并进行滤除同步滤除谐波成分,反向计算出来精度较高的相位角与电压电流参数,从而参与更高精度的数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218375666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992197.4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 , 苏州中新伟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E04H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拉线保护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撞增强型拉线保护管,包括大拉线管,大拉线管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大帽头,大帽头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小拉线管,小拉线管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小帽头,大拉线管和小拉线管的一侧外表面均沿其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安装槽。该防撞增强型拉线保护管,通过设置咬合链条,在安装该拉线保护管时,无需在拉线的过程中将大拉线管和小拉线管套在拉线的外部,而是可以将拉线安装完成后再将保护管套设在其外部并使用链条封口,使得保护管在拆卸与安装时都较为方便快捷,并且整体由PE符合绝缘材料制成,强度较高,即使受到撞击也不容易破裂,整体使用寿命较长,从而提高了保护管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447396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994949.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 , 苏州中新伟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绝缘防护套的端部密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密封圈,密封圈可拆卸的设置于绝缘防护套壳体端部的内壁上,其特征是,密封圈之间的绝缘防护套壳体外壁上设有警示装置;警示装置包括外壳、遇水膨胀物和遇水变色物,外壳为透明状,外壳一侧端部设有若干通孔,实现与绝缘防护套壳体内部连通,外壳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遇水膨胀物和遇水变色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防护套的端部密封结构不仅具有二次阻水功能,还具有提醒功能,便于检修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密封圈失效问题,从而有效的维护电网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136630.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区段定位及测距的方法。涉及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线电压分布特征的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区段定位及测距方法。利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终端,获取配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故障线路的实时工频线电压幅值信息,并选取各终端所获得3个线电压幅值中最小的一个作为该终端的最小线电压;按照从母线到线路末端的方向,相邻两终端的最小线电压依次作差并取绝对值,得到以相邻两终端为区段的各区段线电压降落;本发明的工频线电压分布曲线基于拟制的直线线路,受线路结构的影响较小,其基于故障机理分析得到,因而具有更高的定位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5159.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N3/08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安全强化学习的配电网重构节能降损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作为安全强化学习的学习样本数据;步骤S2:将配电网重构建模为受约束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搭建强化学习环境;步骤S3:针对搭建的强化学习环境,运用约束策略优化算法离线训练,获得最优神经网络模型;步骤S4:通过最优神经网络模型求解配电网重构。本发明将配电网重构问题制定为受约束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保证电压安全性的同时,最小化开关切换成本和网络损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7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8599.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微协同仿真测试平台及控制方法,采用完全仿真的方式建立了配微协同仿真测试平台,包括构建多个仿真试验台区,建设台区模拟线路和基本控制设备,具备模拟负荷、电源、储能等设备,具备边缘计算控制设备,建设全真型台区通讯网络,建设仿真控制软件平台,并可以在边缘计算控制设备下载多源荷储设备协同控制程序,在仿真控制软件平台上开发配微网协同控制程序,实现对整个配网协同仿真测试平台的管控。本发明构建了与实际完全等效的环境,可以复现、测试各种实际问题和控制方案,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试验条件,为配微电网相关的技术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4308.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6/35 , G06F16/334 , G06F18/10 , G06F18/24 , G06F18/2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评审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步骤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步骤二: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与训练,形成评审模型;步骤三:基于评审模型,智能评审执行;步骤四:基于评审结果,进行反馈与优化。本发明在工作中,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配电网项目多维异构的业务数据,依赖智能评审模型,由机器智能评审执行,避免原先依靠人工处理,工过程繁琐、主观因素占大,且对人员的业务要求高的弊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