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554493.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负荷定位方法,该方法为:针对居民负荷网络定义M×N的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M为配电箱中的空气开关的数量,N为空气开关后挂接的用电设备的最大数量,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中的元素为各个用电设备的载波输入阻抗或工作状态,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中的元素的位置取决于对应用电设备距离居民负荷网络中的电表的相对位置;在电表处测量各个用电设备的载波输入阻抗,利用XGBoost算法拟合得到M、N的值,再利用XGBoost算法迭代而将各个用电设备的载波输入阻抗或工作状态填充至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中,从而基于填充后的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确定各个用电设备的相对位置。本发明能够对居民负荷网络中的各个用电设备进行定位,提高居民负荷辨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53726.2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居民台区负荷预测方法和系统。低压居民台区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多个低压居民台区的用电原始数据;步骤2:将低压居民台区划分为多种类型,将各低压居民台区划分至相应类型;步骤3:针对各类型的低压居民台区建立对应的BP神经网络初始模型;步骤4:利用各类型的低压居民台区的用电历史数据训练对应的BP神经网络初始模型;步骤5:利用待预测的低压居民台区所属类型对应的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待预测的低压居民台区的用电数据,对待预测的低压居民台区进行用电负荷预测。低压居民台区负荷预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本发明能够实现台区用能原始数据的精确拟合与短期负荷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9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553730.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采集定位识别装置和方法。主动采集定位识别装置包括电信号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参数数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数据;定位模块,用于检测位置数据;电力载波模块,用于基于OFDM技术发射和接收电力载波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电参数数据进行负荷预测、基于温度数据进行温度感知、基于位置数据进行位置记录、基于电力载波信号计算和预测载波信道输入阻抗以判断是否发生电源切换。主动采集定位识别方法包括负荷预测方法、温度感知方法、位置记录方法和电源切换判断方法。本发明融合能量信息流而实现负荷预测、温度感知、位置记录和电源切换判断等多种功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能客户,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4493.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负荷定位方法,该方法为:针对居民负荷网络定义M×N的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M为配电箱中的空气开关的数量,N为空气开关后挂接的用电设备的最大数量,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中的元素为各个用电设备的载波输入阻抗或工作状态,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中的元素的位置取决于对应用电设备距离居民负荷网络中的电表的相对位置;在电表处测量各个用电设备的载波输入阻抗,利用XGBoost算法拟合得到M、N的值,再利用XGBoost算法迭代而将各个用电设备的载波输入阻抗或工作状态填充至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中,从而基于填充后的用户侧负荷网络矩阵确定各个用电设备的相对位置。本发明能够对居民负荷网络中的各个用电设备进行定位,提高居民负荷辨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27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563299.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方法和装置。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方法为:在电表处测量同一类别的各个居民负荷的载波输入阻抗(频谱),将各个居民负荷的载波输入阻抗(频谱)作为辨识特征量而实现对同一类别的各个居民负荷的辨识。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装置包括载波信号收发单元、变压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测量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载波信号收发单元、测量电阻与变压器的原边串联构成第一回路,电容、变压器的副边与待检测的居民负荷串联构成第二回路,电压电流测量模块与第二回路相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与电压电流测量模块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同类型居民负荷的有效辨识,解决了现有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案无法解决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471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923332.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DRSN的台区窃电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电网台区的周期性用电数据并构建基于周期性用电数据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其中,所述周期性用电数据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中的学习父类阈值支路中还包括学习子类阈值支路;步骤2,预处理所述用电数据并将其输入至所述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中,以获取分析数据,同时构建Softmax函数以实现所述分析数据的窃电分类。本发明方法大幅减少了ResNet网络的层数,降低了深度神经网络中梯度弥散和网络退化的问题,通过双层的软阈值化计算方式,提出了次要特征参数,解决了数据样本周期性变化的问题,实验结果具有充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54440.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工业负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多种工业负荷的历史用电数据并绘制对应的V‑I轨迹;步骤2:分别由各种工业负荷对应的V‑I轨迹中提取多种特征参数而构成对应的特征向量;步骤3:基于各种工业负荷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分析;步骤4:利用各类别工业负荷的历史用电数据进行训练得到负荷分类器;步骤5:获取待分类工业负荷的实时用电数据并绘制对应的V‑I轨迹;步骤6:由待分类工业负荷对应的V‑I轨迹中提取特征参数而构成对应的特征向量;步骤7:基于待分类工业负荷对应的特征向量,利用负荷分类器对待分类工业负荷进行分类。本发明能够对工业负荷进行有效辨识,准确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53730.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采集定位识别装置和方法。主动采集定位识别装置包括电信号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参数数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数据;定位模块,用于检测位置数据;电力载波模块,用于基于OFDM技术发射和接收电力载波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电参数数据进行负荷预测、基于温度数据进行温度感知、基于位置数据进行位置记录、基于电力载波信号计算和预测载波信道输入阻抗以判断是否发生电源切换。主动采集定位识别方法包括负荷预测方法、温度感知方法、位置记录方法和电源切换判断方法。本发明融合能量信息流而实现负荷预测、温度感知、位置记录和电源切换判断等多种功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能客户,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3299.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方法和装置。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方法为:在电表处测量同一类别的各个居民负荷的载波输入阻抗(频谱),将各个居民负荷的载波输入阻抗(频谱)作为辨识特征量而实现对同一类别的各个居民负荷的辨识。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装置包括载波信号收发单元、变压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测量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载波信号收发单元、测量电阻与变压器的原边串联构成第一回路,电容、变压器的副边与待检测的居民负荷串联构成第二回路,电压电流测量模块与第二回路相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与电压电流测量模块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同类型居民负荷的有效辨识,解决了现有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案无法解决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81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10094.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5G车联网的通信基站储能优化方法、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以5G车联网的通信基站储能的成本最低和可靠性最高为原则构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步骤2,采用自适应随机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对于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分别进行求解,并采用最优解对通信基站储能进行优化;其中,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的自适应随机权重在算法迭代过程中的演变是由第一目标函数的惯性权重和第二目标函数的惯性权重共同生成的随机数实现的。本发明充分考虑基站储能的建设成本和可靠性,选用合理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获得了有效的储能布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