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4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1410123.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绞式导线接续金具用铝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线材的组成为:硅0.9~1.2wt%,镁0.7~1.0wt%,铁0.03~0.08wt%,铜0.005~0.01wt%,锌少于0.03wt%,硼0.003~0.03wt%,钛0.003~0.03wt%,铬少于0.004wt%,且锰、钛、钒、铬的总含量少于0.02wt%,余量为铝;铝合金线材的制备方法为:将含铜、铁的铝锭熔化为铝液后,加入铝硅合金和铝镁合金,使其全部熔化,之后对熔体进行精炼、除气,并将熔体表面的浮渣去除,再在熔体中添加铝钛硼合金进行熔炼,将得到的熔化液进行铸造,得到杆坯;将杆坯进行固溶处理、拉拔处理,之后分别进行一级时效处理和二级时效处理,得到的铝合金线材具有高的抗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导电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10123.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绞式导线接续金具用铝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线材的组成为:硅0.9~1.2wt%,镁0.7~1.0wt%,铁0.03~0.08wt%,铜0.005~0.01wt%,锌少于0.03wt%,硼0.003~0.03wt%,钛0.003~0.03wt%,铬少于0.004wt%,且锰、钛、钒、铬的总含量少于0.02wt%,余量为铝;铝合金线材的制备方法为:将含铜、铁的铝锭熔化为铝液后,加入铝硅合金和铝镁合金,使其全部熔化,之后对熔体进行精炼、除气,并将熔体表面的浮渣去除,再在熔体中添加铝钛硼合金进行熔炼,将得到的熔化液进行铸造,得到杆坯;将杆坯进行固溶处理、拉拔处理,之后分别进行一级时效处理和二级时效处理,得到的铝合金线材具有高的抗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导电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8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666263.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止舞用滑滚挂线索带,包括两条边框,两条边框之间设置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上串联若干滚动体,且每根连接杆上的滚动体与相邻连接杆上的滚动体错位排布。本发明将拉索与导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并且增大与导线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磨损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64966.6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超声多模态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脉冲激光辐照在被检测工件表面,在被检测工件的固体材料中激励出超声波,用激光干涉仪与脉冲激光激励点间隔一定距离进行接收,得到传播一定时间的临界折射纵波和表面波信号;S2,将激光干涉仪向远离激光激励点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再次用激光干涉仪接收临界折射纵波和表面波信号,通过得到两个不同位置上的信号,计算出临界折射纵波和表面波的传播速度;S3,建立应力和临界折射纵波、表面波的传播速度的关系式;S4,将S2得到的临界折射纵波和表面波的速度代入到应力和速度的关系式中,得到被检测工件中的应力状态。本发明能够较精确地检测出工件中的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41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3667.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姚德贵 , 李清 , 吕中宾 , 刘泽辉 , 张博 , 夏晖 , 叶中飞 , 刘光辉 , 宋高丽 , 陶亚光 , 炊晓毅 , 杨晓辉 , 谢凯 , 魏建林 , 马伦 , 高超 , 张世尧 , 张宇鹏 , 李梦丽 , 陈钊 , 任鹏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输电塔螺栓移位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启动摄像终端,获取输电塔螺栓区域图像;基于二维Gabor滤波器构建螺栓区域图像特征矩阵;对螺栓区域图像特征矩阵进行稀疏化处理,提取图像特征矩阵的稀疏主成分分量;构建稀疏主成分分量的监测统计量及其上限值;根据螺栓区域图像特征矩阵的稀疏主成分分量的监测统计量及其上限值对输电塔的螺栓滑移状态进行判别:当统计量超出其上限值时,则判断输电塔的螺栓发生了滑移,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处理,避免形成重大故障。本发明方法能对输电塔的螺栓移位状态进行诊断,有效地、准确地检测出输电塔的螺栓是否发生移位,从而可对输电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71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197532.4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量三维倾角的设备,属于倾角测量领域。包括动体和至少三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动体的P11点能够围绕P01点旋转,但动体的P11点不在水平面内转动,经P01点虚设非水平面且相互垂直设置的N11平面和N12平面;至少两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的预定轨迹线被配置在N11平面的平行面上,该些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对应的旋转角第一测量区在N11平面上接续形成>180°且≤360°的旋转角第三测量区;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的预定轨迹线被配置在N12平面的平行面上,该些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对应的旋转角第一测量区在N12平面上接续形成旋转角第四测量区。它能够应用于测量三维倾角的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132851.6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双联双挂点自平衡耐张串,包括双挂点耐张串,双挂点耐张串设置为第一耐张串、第二耐张串,第一耐张串上端连接第一挂点,第一耐张串下端设置有第一挂板和第一联板,第一联板上设置有耐张线夹和屏蔽环;第二耐张串上端连接第二挂点,第二耐张串下端设置有第二挂板和第二联板,第二联板上设置有耐张线夹和屏蔽环;第一挂板通过第三挂板连接第二挂板。本发明解决了工程中双联双挂点耐张串受力不均的缺点,无需调整金具就能实现两联串荷载均衡,增强了耐张串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难度,适用于所有双联双挂点耐张塔,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910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27331.3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21D22/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臂旋转助力多角同步压制装置及设备,由转助力主动轮驱动多个所述压制模具向中心运动,从而对待压制工件进行压制成型,传动转化比例大,压制同样工件,相比传统的压制方法,所需要的压制力小,同时,对于为了实现旋转施力方式,容易通过小功率电动机实现供力。并且多瓣压制模具通过同一个旋转助力主动轮传递方式加载,进给方式同步,压制模具与待压制工件容易实现同步,压制时多个模具对待压制工件的施力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9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06763.6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输电线路结构健康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输电线路结构参数和外部载荷为输入,以对不同环境条件下输电线路对应的受力状态、损伤状态以及疲劳寿命为输出,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构建所述待评估输电线路的数字孪生模型;将待评估输电线路沿线的实时环境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数字孪生模型,输出待评估输电线路对应的受力信息、损伤信息以及疲劳状态,实时评估待评估输电线路的结构健康状况。本发明通过在数字空间对输电线路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缺陷识别更全面,且识别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7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97532.4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量三维倾角的设备,属于倾角测量领域。包括动体和至少三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动体的P11点能够围绕P01点旋转,但动体的P11点不在水平面内转动,经P01点虚设非水平面且相互垂直设置的N11平面和N12平面;至少两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的预定轨迹线被配置在N11平面的平行面上,该些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对应的旋转角第一测量区在N11平面上接续形成>180°且≤360°的旋转角第三测量区;至少一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的预定轨迹线被配置在N12平面的平行面上,该些组用于测量旋转角的模块对应的旋转角第一测量区在N12平面上接续形成旋转角第四测量区。它能够应用于测量三维倾角的新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