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2935.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辅助决策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局部稳定断面越限、且发电方式调整后无法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情况下,采用以负荷侧资源调节量最小为目标的考虑约束条件优先级的模型,获取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基于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消除发电方式调整无法消除的局部稳定断面越限,调节精准,保证来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89887.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数据、火电机组出力数据以及负荷预测数据;根据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数据、火电机组出力数据以及负荷预测数据,求解预设的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确定模型,得到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输出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充分考虑了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对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的影响,进而有效提升计算得到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与实际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的一致性,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现象的出现,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220164.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侧负荷资源参与电网供需互动的优化方法。方法包括:采集需求侧中电表的用电功率和电网的用电功率;处理获得电表以及电网的平均用电功率;处理获得电表的用电评估参数,处理获得电表的总用电评估参数;确定电表的筛选条件,筛选互动响应电表;识别电表的可转移负荷;获取可转移负荷的聚合功率和运行状态,建立可转移负荷的开始运行时刻的供需互动优化的最终目标函数;对可转移负荷的开始运行时刻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优化可转移负荷的使用时间,提高了需求侧与电网供需互动之间的效率,且充分考虑需求侧的舒适性,协助电网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实时的调控压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维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需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2391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47292.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负荷资源互动效益的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候选负荷资源互动方案的历史数据;基于历史数据计算评价指标并构建区间决策矩阵;基于区间决策矩阵计算评价向量以及正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计算评价向量与正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之间的正、负差异化距离;采用计算各评价指标对应的分辨率系数;计算各候选负荷资源互动方案对应的正、负关联系数;计算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正、负理想方案的区间灰色关联度;计算评价向量与正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之间的正向距离和反向距离;基于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区间灰色关联度以及正向距离和反向距离,计算各候选负荷资源互动方案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将贴近度最高的方案作为目标负荷资源互动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34101.9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效益的量化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用于对配电网的综合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具体为构建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运行模型;基于配电网运行模型选定多个评价指标;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处理,得到每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得分;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和每个指标得分的综合权重进行计算,得到配电网的综合效益。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对配电网与产消者之间的综合效益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提高电力系统的综合能源效率以及运行水平提供了数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89887.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数据、火电机组出力数据以及负荷预测数据;根据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数据、火电机组出力数据以及负荷预测数据,求解预设的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确定模型,得到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输出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充分考虑了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度对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的影响,进而有效提升计算得到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与实际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的一致性,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现象的出现,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992935.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辅助决策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局部稳定断面越限、且发电方式调整后无法消除局部稳定断面越限的情况下,采用以负荷侧资源调节量最小为目标的考虑约束条件优先级的模型,获取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基于负荷侧资源控制策略消除发电方式调整无法消除的局部稳定断面越限,调节精准,保证来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7141.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计及源网荷储的电网备用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源网荷储资源容量成本函数进行建模;所见模型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成本函数模型,发电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和负荷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建立调度时段内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的源网荷储备用协同优化模型;采用基于备用价值判别的源网荷储备用协同优化算法对电力系统的发电成本函数模型、发电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负荷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和源网荷储备用协同优化模型进行解耦分析,获得发电侧、负荷侧、电网侧、储能侧的备用容量。本发明模型的结构简单、易于求解,适合发展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7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357141.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计及源网荷储的电网备用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源网荷储资源容量成本函数进行建模;所见模型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成本函数模型,发电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和负荷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建立调度时段内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的源网荷储备用协同优化模型;采用基于备用价值判别的源网荷储备用协同优化算法对电力系统的发电成本函数模型、发电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负荷侧备用运行成本函数模型和源网荷储备用协同优化模型进行解耦分析,获得发电侧、负荷侧、电网侧、储能侧的备用容量。本发明模型的结构简单、易于求解,适合发展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20164.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侧负荷资源参与电网供需互动的优化方法。方法包括:采集需求侧中电表的用电功率和电网的用电功率;处理获得电表以及电网的平均用电功率;处理获得电表的用电评估参数,处理获得电表的总用电评估参数;确定电表的筛选条件,筛选互动响应电表;识别电表的可转移负荷;获取可转移负荷的聚合功率和运行状态,建立可转移负荷的开始运行时刻的供需互动优化的最终目标函数;对可转移负荷的开始运行时刻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优化可转移负荷的使用时间,提高了需求侧与电网供需互动之间的效率,且充分考虑需求侧的舒适性,协助电网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实时的调控压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维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需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