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7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0597.2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井接地极温度分布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分别建设两个间隔布置深井直流接地极;对深井直流接地极在正负极运行模式下进行额定电流通流温升测试,获取额定电流通流持续时长;根据额定电流通流自然冷却过程的额定温度变化数据和额定电流通流持续时长,得到额定时间常数;对处于正负极运行模式下的深井直流接地极进行过载通流温升测试,得到过载通流持续时长;根据过载通流自然冷却过程的过载温度变化数据和过载通流持续时长得到过载时间常数;基于额定时间常数和过载时间常数评估深井直流接地极热性能。本发明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深井直流接地极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性能,确保深井直流接地极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25326.7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震焘 , 冯凯 , 谷毅 , 张翼 , 韩柳 , 宋卓然 , 王春生 , 王勇 , 冯腾 , 刘文轩 , 谷松林 , 于同伟 , 张明理 , 窦文雷 , 梁毅 , 张子信 , 王麒翔 , 黄晓义 , 高凤喜 , 何昕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智能配电网二次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控制流、数据流、价值流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依据二次系统整体规划设计原则,构建配网二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数据融合、专业贯通、业务协同和管理融通为目的,从“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能灵活、友好开放、质效双优”五个角度对配电网二次系统建设效果开展合理评价,保证各级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技术方案,避免大拆大建,推动规划设计原则贯彻执行,实现配电网一二次的深度融合和有序、高效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73951.6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相关性的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新能源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新能源出力数据和负荷需求数据;根据所述新能源出力数据和负荷需求数据,确定每个预设周期内每个时刻对应的剪刀差系数,并根据所述剪刀差系数确定每个预设周期内的新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满足相关性的相关性时段;根据所述相关性时段和新能源出力数据,对新能源进行储能配置。本发明的方法与不考虑两者相关性直接完全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的储能配置方式相比,在相关性时段使新能源不受制于平均出力曲线,而直接参与电力平衡,避免了储能装置多余的充放电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储能容量和额定功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626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48909.0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韩柳 , 李金超 , 谷毅 , 李军 , 刘序 , 张翼 , 张明理 , 肖智宏 , 王勇 , 刘文轩 , 刘思革 , 梁毅 , 庄博 , 韩震焘 , 冯腾 , 董茵 , 江璟 , 郑志杰 , 梁荣 , 吴聪颖 , 杨博 , 史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物联网用户负荷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识别配电物联网用户的负荷特征数据;将得到的负荷特征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各用户负荷的逻辑回归模型中进行识别,得到待识别配电物联网用户的用户负荷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用户负荷的逻辑回归模型根据各用户负荷的负荷特征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负荷特征样本数据包括时间特征、稳态特征以及暂态特征本发明采用逻辑回归算法进行用户负荷的识别,实现简单,可广泛用于现实问题;本发明解决了相近用户负荷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配电物联网用户的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98076.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非线性度的电能计量方法,包括:对使用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采样数据进行划分,得到线性负荷和非线性负荷,并计算所述非线性负荷的负荷非线性度;根据所述负荷非线性度,计算所述线性负荷和所述非线性负荷的负荷总功率;基于所述负荷总功率对功率因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功率因数;将所述修正后的功率因数作为辅助指标进行电费调整,得到电能计量方案;本发明基于负荷非线性度进行电费调整,能够提高电费计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533024.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刘洪 , 韩柳 , 谷毅 , 刘艳茹 , 张翼 , 滑雪娇 , 刘文轩 , 王云飞 , 肖智宏 , 张明理 , 王勇 , 梁毅 , 韩震焘 , 冯腾 , 郑志杰 , 梁荣 , 吴聪颖 , 杨博 , 高杉 , 史喆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网架规划与多模块智能终端配置联合优化方法,包括:确定考虑级差保护的多模块智能终端的配置原则;根据确定的配置原则,对多模块智能终端的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故障处理时间;基于故障处理时间,建立配电网网架与多模块智能终端配置的协同规划模型;对建立的协同规划模型进行优化,确定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案,本发明能够在系统可靠性的约束下,得到配置多模块智能终端后的最优网架规划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自动化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468653.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韩柳 , 刘洪 , 赵洪磊 , 谷毅 , 李军 , 张翼 , 刘文轩 , 赵伟 , 肖智宏 , 董茵 , 江璟 , 王浩 , 吴聪颖 , 冯腾 , 张明理 , 王勇 , 梁毅 , 刘艳茹 , 王云飞 , 韩震焘 , 郑志杰 , 梁荣 , 杨博 , 史喆 , 高杉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信息物理系统优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其包括:建立融合目标层、规划层、运行层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协同规划逻辑架构;基于所述逻辑架构建立配电信息物理系统统一描述模型,进行双层耦合可靠性、综合经济性分析评估;基于所述分析评估的结果确定配电信息物理系统分层协同优化模型,并采用精英遗传算法求解融合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相平衡的所述协同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实现考虑双层耦合可靠性和综合经济性目标的配电信息物理系统优化。本发明能在确保安全交互等约束条件下,使规划框架满足双层强相关性和强适应性,使配电系统达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平衡;可以在配电系统优化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0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78227.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模型偏差的量测驱动鲁棒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上一时刻的电网量测数据;根据电网电压控制优化模型和所述电网量测数据,计算当前时刻的灵敏度矩阵的值;将所述灵敏度矩阵的值代入鲁棒电压控制优化模型,求解电网当前时刻控制变量的值。最后将当前时刻控制变量的值用于电网电压控制过程。本发明无需精确的系统模型参数就能实现快速电压优化控制,能够大幅提升电网的电压质量,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819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90567.7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中压站规划布点优化方法,其包括:对所有预先设定的“元”用电网格,检查设备利用率是否超过预设的设备最大负载率上限;对于设备利用率超过预设的设备最大负载率上限的用电网格,选择是否进行专家干预;对所有超上限的“元”用电网格,模拟站点专家预设规则,对“元”用电网格的站点预设进行自适应调整;对所有设备利用率不足的网格,自动扩展匹配周边相邻的空白地块;扩展后判断是否有剩余空白地块;对所有空白地块,根据其是否有邻接的可接入用电网格及单地块负荷大小,按负荷大小的优先顺序自动开展站点预设;站点预设后判断是否有新增展地点;对站点布局进行规范化调整,调整至满足预先设定的优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19799.6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冯凯 , 赵洪磊 , 谷毅 , 张翼 , 吴文传 , 李鹏华 , 王彬 , 韩柳 , 冯腾 , 刘文轩 , 张祥龙 , 王春生 , 宋卓然 , 王勇 , 韩震焘 , 刘伟生 , 王春义 , 李立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部分可观测条件下的数据驱动线性化最优调控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系统量测信息补充规则,补充待测配电网络的不可观测节点的补充量测信息,得到待测配电网络的外网节点集合、内部节点集合以及边界节点集合;采用WARD等值矩阵变换,对得到的外网节点集合、内部节点集合以及边界节点集合进行拓扑等值,得到网络支路‑边界节点关联矩阵;结合网络支路‑边界节点关联矩阵,建立待测配电网络的部分可观测条件下的数据驱动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采用内点法,求解部分可观测条件下的数据驱动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确定待测配电网络的最优调控策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