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23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4153.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防雷接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塔筒均压均流防雷接地装置和接地方法,包括:上均压均流环和下均压均流环,所述上均压均流环设置在塔筒的顶部,所述下均压均流环设置在所述塔筒的底部,所述上均压均流环上均匀设置若干雷电流注入点;所述下均压均流环上均匀设置若干接地极连接点。其解决了当风机遭受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塔筒流入大地,对位于其内部的信号线产生电磁干扰,威胁着风机控制和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问题,可有效减少塔筒雷电流对信号的电磁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8350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418726.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nventor: 杨勇 , 魏争 , 王庆 , 乐波 , 宋梁 , 肖鲲 , 王加龙 , 李琦 , 石岩 , 段昊 , 曹燕明 , 樊纪超 , 文武 , 李华兵 , 张智勇 , 曹运龙 , 胡风 , 黄宇 , 孙光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换流阀用晶闸管多应力加速老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包括:试验箱,由双层金属板构成方体结构,双层金属板之间具有夹层;振动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底部,用于产生机械应力;待测晶闸管夹紧装置,设置在振动发生装置的顶部,用于夹紧待测晶闸管并进行散热;热应力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外部,与待测晶闸管夹紧装置连接,用于产生热应力;盐雾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一侧外壁,用于将产生的湿应力输入试验箱内;辐射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一侧外壁,用于将产生的磁辐射应力输入试验箱内;中央控制系统,与各发生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息,并根据试验需求向各发生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3835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8726.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nventor: 杨勇 , 魏争 , 王庆 , 乐波 , 宋梁 , 肖鲲 , 王加龙 , 李琦 , 石岩 , 段昊 , 曹燕明 , 樊纪超 , 文武 , 李华兵 , 张智勇 , 曹运龙 , 胡风 , 黄宇 , 孙光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换流阀用晶闸管多应力加速老化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包括:试验箱,由双层金属板构成方体结构,双层金属板之间具有夹层;振动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底部,用于产生机械应力;待测晶闸管夹紧装置,设置在振动发生装置的顶部,用于夹紧待测晶闸管并进行散热;热应力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外部,与待测晶闸管夹紧装置连接,用于产生热应力;盐雾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一侧外壁,用于将产生的湿应力输入试验箱内;辐射发生装置,设置在试验箱的一侧外壁,用于将产生的磁辐射应力输入试验箱内;中央控制系统,与各发生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检测信息,并根据试验需求向各发生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5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938499.3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源、单相调压器;交流电源输出端通过单相调压器与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模拟模块相连;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模拟模块,包括电流接地引下线、模拟土壤;测量模块,包括人体模型以及设置在人体模型内的测量系统;人体模型置于模拟土壤上,通过调整人体模型的两脚间距和双手位置,与体内的测量系统配合,实现对跨步电压、接触电压以及流过人体电流的测量。本发明能模拟再现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产生过程,使学员更直观地观察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产生的过程,深入理解影响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意识。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8499.3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源、单相调压器;交流电源输出端通过单相调压器与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模拟模块相连;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模拟模块,包括电流接地引下线、模拟土壤;测量模块,包括人体模型以及设置在人体模型内的测量系统;人体模型置于模拟土壤上,通过调整人体模型的两脚间距和双手位置,与体内的测量系统配合,实现对跨步电压、接触电压以及流过人体电流的测量。本发明能模拟再现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产生过程,使学员更直观地观察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产生的过程,深入理解影响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意识。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29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049431.6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文武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柱阀片并联式避雷器电流均流装置,包括避雷器电阻阀片,还包括铁芯和所述铁芯上绕制的两线圈,所述两线圈绕制方向满足当雷电流通过时所述两线圈在所述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所述两线圈的进线分别与所述避雷器电阻阀片串联,所述两线圈的出线连接在同一接地引下线。该装置可有效防止两柱阀片并联的避雷器由于阀片参数间存在的差异及阀片老化引起的雷击时单组阀片导通而造成的避雷器损坏或爆炸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7979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064272.8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H02H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2
Abstract: 一种四柱并联避雷器均流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均为两条平行导线以相同的环绕方向绕制而成的无感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上的两条导线一端的端口为A1、A2,另一端对应端口为A3、A4,所述的第二线圈上的两条导线一端的端口为B1、B2,另一端对应端口为B3、B4,所述的第三线圈上的两条导线一端的端口为C1、C2,另一端对应端口为C3、C4;所述的四柱并联避雷器的四柱阀片分别为F1、F2、F3、F4,所述的F1与A1连接,F2与A4连接,F3与B1连接,F4与B4连接,所述的A2、A3均与C1连接,B2、B3均与C4连接,所述的C2、C3接地。优点是,有效解决四柱并联避雷器因过大电流损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18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657255.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分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方向元件,其特征是:零序方向元件的最大灵敏角设定为180°,零序方向元件的动作判据为,接地电阻RN≥11X1N/3,其中RN为单个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值,N为系统接地电阻的个数,X1为系统的最大等效正序电抗;并且,零序电压的参考正方向为母线指向大地,零序电流的参考正方向为从保护安装处的母线指向被保护的线路;本发明通过修改零序方向元件的最大灵敏角和动作判据,消除了系统中性点由直接接地改为经电阻接地后,原保护装置中零序方向元件存在的误动区和拒动区,确保了零序方向电流保护正确判断故障点方位,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93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80968.6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接地材料垂直接地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在水平接地沟底端钻垂直接地孔;步骤2,将垂直柔性接地材料放入垂直接地孔;步骤3,采用分段回填方式对垂直接地孔进行回填;步骤4,将垂直柔性接地材料顶端与水平柔性接地材料端头连接构成组合式接地网。本发明实现了柔性接地材料作为垂直接地体在实际接地工程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柔性接地材料的应用范围;无需发电机或其他动力电源,施工方式成本低,施工方法简单灵活,适合户外垂直接地体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28178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83208.0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LT方程的平行多回输电线路不平衡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每回线路的首端加载三相对称激励电压源或对称激励电流源,根据线路的输送容量和电压等级计算线路末端的等效负载阻抗;针对平行多回输电线路的线型及线路布置方式,建立描述该平行多回线路电气特性的电报方程:然后根据电报方程和BLT求解方法,计算线路首、末端的电压或电流值;采用对称分量法将首、末端的电压和电流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再根据定义计算线路的不平衡度。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算线路的静电不平衡度和电磁不平衡度,同时还考虑了线路的负载的影响;更符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线路不平衡度计算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