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465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11392849.X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能源可靠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气联合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建立电‑气联合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优化配置模型;根据风速的瑞利分布,得到发电量的概率分布模型并加入优化模型约束中;确定设备随机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建立两个能源可靠性指标并加入优化模型约束中;利用CPLEX求解器求解电‑气联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方法能够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有效地提高系统能量的利用,减少系统的投入成本,使系统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54282.7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集热‑蓄热联合取暖及生活热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集热器、空气源热泵子系统、固体电蓄热装置子系统三部分供热系统以及集热器储热水箱和取暖设备,集热器储热水箱与生活用水连通,集热器的进水口与集热器储热水箱连通,集热器的出水口分别与集热器储热水箱和固体电蓄热装置子系统连通,集热器储热水箱与空气源热泵子系统连通,空气源热泵子系统和固体电蓄热装置子系统均与取暖设备连通。本发明使园区内各设备在独立运行的同时也能够协同运行,稳定高效的分级完成园区内的储热供暖以及生活热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92848.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学校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待评价项目的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10个指标,其中8个为定量指标,2个为定性指标。将评价指标输入至建立的技术经济性评价模型,技术经济性评价模型中包括各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反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运用引入权重的TOPSIS法评价学校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经济性。利用本发明学校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与系统可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学校综合能源技术经济性,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92849.X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能源可靠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气联合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建立电‑气联合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优化配置模型;根据风速的瑞利分布,得到发电量的概率分布模型并加入优化模型约束中;确定设备随机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建立两个能源可靠性指标并加入优化模型约束中;利用CPLEX求解器求解电‑气联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方法能够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有效地提高系统能量的利用,减少系统的投入成本,使系统同时具有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1146514.2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电锅炉消纳系统监测数据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涉及制造企业生产车间排产领域。该系统包括:蓄热电锅炉监测数据采集、改进型秩相关度计算和模糊评价3个模块;该方法包括:采集系统监测数据;构建小样本空间;对小样本空间中的数据进行优化;获取所有系统监测数据相对于同一系统指标的秩相关度;构建变量向量组和秩相关度向量;获得隶属度矩阵;获取综合评价向量并转为评分分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蓄热电锅炉消纳系统监测数据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在指标集过大时依然能获得准确的秩相关度,并对蓄热电锅炉实时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指标下的影响因素,并为指标做出综合评价,为各个指标调整做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979126.0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电锅炉、第一热交换装置、蓄热装置、第二热交换装置、用户侧换热器以及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用于根据电网实际用电情况和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实际温度控制电锅炉启停以及第一热交换装置或第二热交换装置的启停,以改变电锅炉和蓄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整电锅炉的工作电流,使电锅炉的出口实际温度为电锅炉的出口目标温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流调节模块采用了PID控制和PI控制的双闭环结构,提高了相变储热系统中电锅炉温控响应速度,同时,该系统的总控模块和电流调节模块均由电网调度中心调控,从而实现系统参与电力系统调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01628.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辽宁中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集装箱式相变式高压电蓄能小型供热机组,所述机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由一端至另一端分别分为高压室、蓄热室和换热室;本发明箱体在集装箱基础上进行改造,良好的继承了集装箱方便运输、结实耐用、放水防潮的特性,箱体可以放置在方便供水、供电的户外平地上。本发明使用方便,适用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利用城市管网进行供热的建筑物。同样适用于有供暖需求的临时性工地、营房。也适用于供暖管网故障、抢修时备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029765.0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及其调峰调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力系统的控制条件和频率变化量;根据控制条件确定电力系统中相变储热站腰荷时段最大储热量以及低谷时段的最大放热需求;根据最大储热量和最大放热需求计算电力系统的调峰容量增量;根据频率变化量中的低频信号对电力系统进行调频。通过实施本发明,针对加装相变储热站的电力系统,获取电力系统最大的调峰容量增量,由于分布式相变储热站的缓慢响应与储热容量大的特点使得其可以弥补常规调频方式的不足,可显著减少电网所需旋转备用容量,因分布式相变储热站参与调频而节省的旋转备用容量可用于电网调峰、事故备用等,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9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01676.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辽宁中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型无水罐电极水锅炉联合相变蓄热的调峰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机组、高压电极锅炉、相变蓄热设备和控制系统;发电机组出线母线与隔离变压器相连,降压变压器与高压电极锅炉接线端子相连,同时,降压变压器还与相变蓄热设备的高压开关柜开关相连;相变蓄热设备的换热器出水口与集水器相连,高压电极锅炉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也与同一集水器相连;本申请具体的有益效果是:系统充分利用相变蓄热设备蓄热能力强,高压电极锅炉响应速度快,无极调节的特性,以高效、节能为目标,在高压电极锅炉和相变蓄热系统之间灵活切换,减少燃煤的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并达到深度调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86710.X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边界;确定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阶梯利用率的计算公式;确定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各能源的能源利用率的权重;确定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参数;获取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利用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能效评估参数以及各能源的能源利用率的权重,计算确定时间间隔的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阶梯利用率,并根据能量阶梯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得到待评估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结论。该评估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电能和天然气的输入以及发电、供冷供热的输出等实现了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