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9054.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申昱博 , 孔繁荣 , 刘洪臣 , 李超超 , 吕艳玲 , 邱月 , 孙巍 , 陈妍 , 张航 , 周洪毅 , 周萌 , 梁建权 , 李志斌 , 韩思玮 , 刘妍均 , 李萌 , 夏雪晶 , 周莉莉 , 王晓丹 , 于博文 , 王海姣 , 徐广野 , 陈培奇 , 王艳薇 , 郑树磊 , 王敏 , 钱亮 , 刘洋 , 李惠 , 赵吉超 , 关雨 , 刘凯
Abstract: 资源聚合商模式下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优化方法,解决了如何使分布式资源得到最大有效利用的问题,属于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领域。本发明利用资源聚合商对用户侧分布式储能进行聚合,形成等效柔性分布式储能,供资源聚合商进行调度;综合考虑基于电气距离的模块度指标、有功功率平衡度指标和线路功率波动指标,对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建立基于降损的资源聚合商模式下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优化的目标函数。在对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的基础上,以储能日运行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协同优化方法,确定储能最优时序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55822.1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孔繁荣 , 申昱博 , 刘洪臣 , 李超超 , 吕艳玲 , 邱月 , 孙巍 , 李萌 , 周萌 , 于博文 , 刘博 , 张航 , 周洪毅 , 刘妍均 , 王晓丹 , 王海姣 , 陈妍 , 刘丽娜 , 夏雪晶 , 周莉莉 , 王一 , 张文睿 , 张文博 , 朱博 , 高伟楠 , 于浩 , 卫兵 , 徐广野 , 王艳薇 , 陈培奇 , 郑树磊 , 王敏 , 钱亮 , 赵吉超 , 刘洋 , 王暖 , 李惠 , 刘凯 , 刘丽秋 , 关雨 , 谷海燕 , 孟璐 , 赵丽丽 , 杨芳 , 王芳 , 李芳
Abstract: 本发明资源聚合商模式下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调压控制方法,解决了配电网电压越限的问题,属于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系统的基础数据,在资源聚合商模式下对用户侧储能进行等效聚合,聚合成供资源聚合商调度的等效柔性分布式储能,并对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根据不同集群,设置电压调节比例为初始值;选取电压越限最严重集群中的最严重节点作为优先调节对象,计算调节比例对应的电压调节上下限,利用所处集群内部储能充放电进行电压调节,循环检测并调节各越限集群节点电压,直至全网电压恢复至合理范围内;接着不断更新电压调节比例,输出不同调节比例下的有功网损;最后,确定最小有功网损所对应的储能时序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64360.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功率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法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并且系统功率密度低的问题。系统包括:在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能发送端的直流电压源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之间设置辅助谐振网络;所述辅助谐振网络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SA1、第二辅助开关管SA2、辅助谐振电感LA、第一辅助谐振电容CA1、第二辅助谐振电容CA2和第三辅助谐振电容CA3;所述控制方法在一个高频开关周期内控制系统实现9个软开关换流工作模态。本发明可显著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2908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91731.9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小波调制的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信号调制方法,涉及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信号调制领域。解决了传统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信号调制方法输出电压基波幅值小、谐波畸变率大、功率管开关频率高以及控制方法复杂的问题。所述信号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哈尔尺度函数获得线性非二进合成小波尺度函数;步骤二、根据线性非二进合成小波尺度函数获得单相三电平逆变器的功率开关驱动脉冲;步骤三、根据功率开关驱动脉冲驱动功率开关动作,并对单相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非均匀周期采样,在每一个周期采样结束后,改变j的取值,并返回执行步骤二获得下一周期的功率开关驱动脉冲,实现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信号调制。本发明适用于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信号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03906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114747.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3/156
Abstract: 一种倍压型三绕组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采用升压变换器实现电压增益,但是升压变换器的实际增益并不总是随着占空比的增加而变大,其升压能力十分有限,不适用于高增益直流功率变换场合的问题。三绕组耦合电感绕组,用于在功率开关管S1导通时,将直流电压源Vin输入的能量进行蓄能,并通过倍压结构进行放大;还用于在功率开关管S1关断时,利用功率开关管S1的寄生电容吸收漏感能量,使功率开关管S1两端电压高于输出电容Co的两端电压,导通输出二极管Do,将放大的能量通过输出二极管Do为负载R和输出电容Co供电。它用于获得高增益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91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929738.X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M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41
Abstract: 基于有源钳位的开关电容T源逆变器及调制方法,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Z源逆变器电源电流断续、启动时有较大的谐振电流、升压能力弱的问题。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耦合电感L的初级绕组L11负极,耦合电感L初级绕组L11正极同时连接耦合电感L次级绕组L12负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2的发射极,耦合电感L次级绕组L12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负极,电容C1的正极同时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2的集电极、二极管D1的负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1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同时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本发明适用于逆变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33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443459.3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7/217
Abstract: Z源矩阵整流器及其矢量调制方法,属于整流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矩阵整流器输出直流电压小于输入线电压及其输入侧开路会影响电路可靠性的问题。整流器的输入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输入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矩阵整流器的输入端,矩阵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Z源网络的输入端,Z源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输出滤波器的输入端,输出滤波器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为负载供电;所述方法通过确定三相电压的瞬时值和过零点确定扇区,在保证输入侧电压电流单位功率因数情况下,确定输入参考电流矢量,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矢量的占空比值,实现矢量调制策略。本发明用于整流器及其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329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27934.8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3/335
Abstract: 开关耦合电感型双自举三电平zeta变换器,涉及高增益DC-DC变换器。它为了解决传统的DC-DC变换器,其电压增益的大小受电路占空比限制的问题。本发明将耦合电感元件应用于高增益DC-DC变换器中。在DC-DC变换器中引入耦合电感匝数比这一变量,充分的解决了在DC-DC变换器中占空比取值对电路中电压增益的限制,更好的满足了可再生能源设备等对直流变换器中更高性能的要求,满足某些高电压增益的应用场合的同时降低电路在提升电压增益的同时对开关器件耐压能力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313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27933.3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一种耦合电感型三电平Zeta变换器,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电压增益受到占空比取值的限制,使得电路的电压转换比对于开关占空比的选取过分依赖的问题。在该电路中耦合电感的原端在两个主开关管导通时与电源并联并由电源对其充电,相应的在耦合电感和的副端产生了n倍的电压,从而将自举电容和两端的电压提升到n+1倍的电源电压。在两个主开关管中的其中一个关断时,两个耦合电感的原副端共同串联在电路中放电。根据伏秒平衡的电路作用原理,该电路可以实现很高的电压增益。同时,由于该电路中引入了耦合电感的匝数比,充分的降低了电压增益对占空比取值的依赖。本发明适用于在直流变换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上进行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27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415615.5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变分积分离散拉格朗日模型的Buck-Boost变换器建模与非线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Buck-Boost变换器建模与非线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建立的频闪映射模型的计算量大使得离散迭代模型的运算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一、构造欧拉-拉格朗日函数;二、构造哈密顿系统方程;三、导出变分积分的位置动量;四、建立离散拉格朗日模型;五、导出系统的雅克比矩阵特征值;六、求出Buck-Boost变换器稳定区域与Buck-Boost变换器首次分岔点的非线性行为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Buck-Boost变换器建模与非线性分析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