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42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10191350.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N11/00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日照取热发电装置,涉及一种电力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取热发电装置应用范围受限并且吸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集热管为双层透明管,双层透明管之间抽真空,集热管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发电片为温差发电片;该发电片设置在集热管的中部;发电片夹持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之间;冷端隔热片的底端固定在冷端散热器上,冷端隔热片的顶端延伸至集热管的开口端处,冷端隔热片的两个侧壁均与集热管的内壁充分接触;热端隔热片的顶端固定在热端散热器上,热端隔热片的底端向着集热管底端延伸并与集热管底端保持一定距离,热端隔热片的两个侧壁均与集热管的内壁充分接触。有益效果为应用范围广泛,吸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4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91350.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N11/00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日照取热发电装置,涉及一种电力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取热发电装置应用范围受限并且吸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集热管为双层透明管,双层透明管之间抽真空,集热管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发电片为温差发电片;该发电片设置在集热管的中部;发电片夹持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之间;冷端隔热片的底端固定在冷端散热器上,冷端隔热片的顶端延伸至集热管的开口端处,冷端隔热片的两个侧壁均与集热管的内壁充分接触;热端隔热片的顶端固定在热端散热器上,热端隔热片的底端向着集热管底端延伸并与集热管底端保持一定距离,热端隔热片的两个侧壁均与集热管的内壁充分接触。有益效果为应用范围广泛,吸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3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6825.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红兴隆供电分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曲利民 , 张健 , 王超 , 张航 , 宫铭辰 , 王尊友 , 林宪峰 , 王涤非 , 贾雯博 , 尚书磊 , 赵翔宇 , 赵书琪 , 梁建权 , 张朋 , 许敏虎 , 张可心 , 卫兵 , 申昱博
IPC: G08B13/194 , G08B31/00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实物ID的电网智能巡检管理系统,通过利用“实物ID+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技术,提供快速登记缺陷服务,减少现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告警高发线路的判断方法,实现了对外力破坏、外物入侵、环境影响等情况的动态告警,识别准确率高达95%,通过上位机时间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测,解决了输电线路运行状况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故障跳闸率降低86.59%。
-
公开(公告)号:CN1189998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9779.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校正方法,属于红外测温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当前环温预测均使用开环的方式,导致环温预测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的问题。获取当前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和当前红外热像仪上各组件温度数据,将该红外热像仪上各组件温度数据输入至训练完成的环温预测,获得环境温度预测值;获取当前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判断当前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中背景区域温度与环境温度预测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是,将当前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温度作为最终结果输出,如果否,将当前被测物体的红外图像温度中的背景区域温度替换为环境温度预测值,将得到的前景区域温度和替换后的红外图像背景温度作为被测物体红外图像温度输出。本发明用于校正红外热像仪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7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0393.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高寒地区油浸式变压器介质损耗因数的温度换算方法,属于油浸式变压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对油浸式变压器的介质损耗因数进行测试的方法无法满足高寒地区极寒温度环境的问题。它包括:测量获得油浸式变压器所在地区的实际温度,以及在实际温度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将实际温度按照四舍五入法获得近似温度,根据近似温度与介质损耗因数换算系数换算表查询获得介质损耗因数换算系数;根据实际温度、实际温度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和介质损耗因数换算系数,获取校正到20℃时的介质损耗因数。本发明用于对高寒地区的油浸式变压器介质损耗因数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12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0920.8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鹤岗供电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红兴隆供电分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手套低温工况耐压试验装置,为了解决在低温工况下的绝缘手套的绝缘检测困难的问题,本方案透明槽体设置于外框支架内,上盖固定于外框架顶部,且其与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上盖底部与手模固定连接,手模上连接有驱动拉线,驱动拉线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手模外部用于套装绝缘手套,夹子夹持在绝缘手套的开口端,每条拉线与一个夹子连接,接地金属棒上端穿过上盖,接地金属棒下端设置于透明槽体内,接地金属棒用于连接地线,接高压金属棒上端穿过上盖,接高压金属棒下端设置于绝缘手套内,接高压金属棒用于连接测试高压线,本装置可应用低温工况下的绝缘手套的绝缘性能检测,该装置的出现为建立检测标准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30901.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张建国 , 田天 , 白金 , 史磊 , 杨海涛 , 俞华 , 罗艳 , 王博 , 王玮 , 蒋芮 , 高婷玉 , 孙尚鹏 , 陈江波 , 徐玉华 , 谢一鸣 , 邵苠峰 , 于家英 , 刘康 , 丁国成 , 申笑林 , 曲利民 , 晁阳 , 包艳艳 , 许敏虎 , 尹思源 , 厉东
IPC: G06F18/27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心绕组耦合振动模型建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铁心绕组耦合振动模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压器铁心上设置的M个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记为第一加速度信号集;同步获取变压器绕组上设置的N个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记为第二加速度信号集;预处理后转化为振动信号,得到第一振动信号集和第二振动信号集;每个信号的频域特征;以任意一个第一振动信号作为基础信号,对每个第二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并计算滤波比;建立回归模型,用于计算铁心振动对绕组振动的影响度,拟合得到变压器铁心绕组耦合振动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考虑铁心振动对绕组振动的影响,难以更全面地反映变压器铁心绕组的振动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82610.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贺千 , 张健 , 陈世玉 , 许敏虎 , 杨洪达 , 李中原 , 王磊 , 张朋 , 曲利民 , 张震 , 贾海峰 , 刘畅 , 赵书琪 , 赵富超 , 梁建权 , 王悦 , 张可心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1R31/12
Abstract: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属于变电运维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故障诊断精度差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故障判断的特征参数,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模型;采用交叉验证法和蝙蝠算法对所述故障诊断模型的惩罚因子γ与核参数g优化;获取参数优化后的故障诊断模型;将当前变压器绝缘油的特征信息和绝缘纸的特征信息,作为故障特征指标参量,输入值所述优化后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变压器当前是否出现故障进行诊断。本发明适用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844921.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达 , 刘贺千 , 李琳 , 张德文 , 孙巍 , 兰森 , 李国兴 , 许敏虎 , 梁建权 , 陈世玉 , 王悦 , 孔繁荣 , 张可心 , 张朋 , 尚书磊 , 申昱博 , 赵翔宇
IPC: A42B3/04 , G08B21/18 , G06F18/2431 , G06F18/214
Abstract: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带电作业防护帽,涉及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工器具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力系统检修工作中,仅依靠工作员人经验来控制人员与设备的安全距离,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带电作业防护帽通过提取超声回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特征,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判别出障碍物的个数并求出目标距离。本发明还能够在现场对临近带电体作业设备告警,准确地测量出检修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并在测量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