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调度信号的前馈补偿自抗扰控制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9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1315.X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度信号的前馈补偿自抗扰控制器及其设计方法,旨在解决大惯性过程在大范围频繁变工况运行时控制品质不佳的问题。自抗扰控制器,包括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补偿模块和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引入调度信号,分别对前馈控制器、反馈控制器、补偿模块和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变参数设计和实时调整,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被控过程在变工况下的动态模型信息,能够提高自抗扰控制器对大惯性和变工况的适应能力。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整定方法简明,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闭锁增减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85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801169.7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闭锁增减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和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根据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按照预设的闭锁增减触发逻辑,根据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模式、闭锁增模式和闭锁减模式。上述方案提供的方法,通过按照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实现了自抗扰控制器在控制模式与闭锁增减模式的自动平稳切换,提高了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一种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568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221119.1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系统中的当前设定值、当前被控量以及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和当前控制量;在当前工作模式处于死区模式时,利用当前被控量,对控制器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更新;根据当前设定值、更新后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控制器的第二扩张状态变量更新,以使控制器在退出死区模式时,根据第一扩张状态变量、第二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目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在控制器处于死区模式下,对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第二扩张状态变量进行实时更新,避免了对控制系统产生额外的扰动,提高了自抗扰控制方法的可靠性,保证了控制品质,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基于数据协调的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8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020038.X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协调的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研究影响热力系统主要部件特性的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获得全工况范围内的部件特性曲线,建立热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利用机组热力参数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算法降低关键数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部件的健康状况监测提供准确应达值,并通过监测值和应达值的比较实现多种性能监测功能;在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整体集成获得系统优化模型,通过情景假设计算获得机组的优化潜力以及参数调整以实现机组实时运行优化。本发明利用运行数据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关键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提高了监测精度。

    基于数据协调的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8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0038.X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协调的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研究影响热力系统主要部件特性的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获得全工况范围内的部件特性曲线,建立热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利用机组热力参数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算法降低关键数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部件的健康状况监测提供准确应达值,并通过监测值和应达值的比较实现多种性能监测功能;在全工况高精度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整体集成获得系统优化模型,通过情景假设计算获得机组的优化潜力以及参数调整以实现机组实时运行优化。本发明利用运行数据的测量冗余信息,采用数据协调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关键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提高了监测精度。

    一种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56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21119.1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系统中的当前设定值、当前被控量以及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和当前控制量;在当前工作模式处于死区模式时,利用当前被控量,对控制器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更新;根据当前设定值、更新后的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控制器的第二扩张状态变量更新,以使控制器在退出死区模式时,根据第一扩张状态变量、第二扩张状态变量和当前控制量对目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在控制器处于死区模式下,对第一扩张状态变量和第二扩张状态变量进行实时更新,避免了对控制系统产生额外的扰动,提高了自抗扰控制方法的可靠性,保证了控制品质,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一种闭锁增减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851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01169.7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闭锁增减自抗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和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根据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设定值、历史扩张状态变量、历史观测补偿量和当前被控量,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按照预设的闭锁增减触发逻辑,根据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确定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模式、闭锁增模式和闭锁减模式。上述方案提供的方法,通过按照自抗扰控制器的当前控制量预期增量和闭锁逻辑,实现了自抗扰控制器在控制模式与闭锁增减模式的自动平稳切换,提高了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一种基于光斑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长期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474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754943.3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斑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长期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在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时,使用光束质量分析仪记录激光光斑图像,获得不同天数的光斑图像和光谱;利用光斑图像和相对应的光谱建立一个光谱强度修正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天数的光谱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光谱的长期稳定性。该方法与常规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区别在于,本发明考虑到激光光斑会随着测量环境的变化发生自然改变,进而引起光谱的强度变化,故在实验装置中加入光束质量分析仪,额外获得了激光光斑的信息,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获得光斑对光谱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型去修正光斑变化对光谱强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长期稳定性。

    一种基于光斑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长期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47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54943.3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斑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长期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在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时,使用光束质量分析仪记录激光光斑图像,获得不同天数的光斑图像和光谱;利用光斑图像和相对应的光谱建立一个光谱强度修正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天数的光谱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光谱的长期稳定性。该方法与常规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区别在于,本发明考虑到激光光斑会随着测量环境的变化发生自然改变,进而引起光谱的强度变化,故在实验装置中加入光束质量分析仪,额外获得了激光光斑的信息,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获得光斑对光谱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型去修正光斑变化对光谱强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长期稳定性。

    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6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0037067.8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周睿 李政 王英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斑马鱼模拟人群流动的方形组合复层式实验装置,包括隔断板、避险舱、补光器、排水管、支撑架、碳纤维过滤器、净水箱、基座、涡轮抽水泵、方形鱼缸、震荡发生器、进水管、半球铃和弹簧固定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形鱼缸的长宽尺寸与实际人群密集建筑场所的长宽比为0.08,使得模型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具可比性,方形鱼缸内所养殖用于模拟人群流动的斑马鱼,以实现在应急疏散模拟中能够更好地反应人类的群体行为规律,方形鱼缸在养殖斑马鱼时,将水面控制在1cm左右,有效控制鱼群行动是严格二维,不会出现层叠,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面深度引起的折射效果对观测产生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