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排放气体的过滤结构体及相关联的排气管线

    公开(公告)号:CN101040104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80034458.8

    申请日:200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222 F01N3/027 F01N13/011 Y02T10/20

    Abstract: 该结构体(11)包括:第一和第二过滤构件(15A、15B),这些过滤构件平行于所述结构体(11)的一纵轴线(X-X’)地延伸在一引入区域(21)和一排出区域(23)之间,所述引入区域(21)用于将气体引入所述结构体(11)中而所述排出区域(23)用于将气体从所述结构体排出;以及一连接件(17),其连接所述过滤构件(15A、15B)。所述连接件(17)包括至少一下游部分(43),所述下游部分具有的每单位长度热惯量大于所述连接件(17)的一上游部分(41)的每单位长度热惯量。本发明尤其应用于机动车柴油机排放气体用的颗粒过滤器。

    过滤结构体及相关的排放管线

    公开(公告)号:CN101072929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580041888.2

    申请日:2005-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222 F01N2450/28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滤结构体,该过滤结构体包括第一和第二过滤部件(15A,15B),所述过滤部件相应地具有彼此面对面布置的一第一和一第二侧表面(24A,24B)。连接所述表面(24A,24B)的一接合部(17)延伸在所述表面(24A,24B)之间;所述第一侧表面(24A)在其上游一半(36A)包括一弱附着于或零附着于所述接合部(17)的第一区域(35C),所述第一区域在上游由一强附着于所述接合部(17)的上游区域(33A)纵向地加以限定。所述强附着上游区域(33A)在上游由一弱附着于或零附着于所述接合部(17)的第二区域(35A)纵向地加以限定。本发明应用于发动机排放气体用的微粒过滤器。

    过滤结构体,尤其是内燃机排放气体用微粒过滤器,及相关的排放管线

    公开(公告)号:CN101072929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80041888.2

    申请日:2005-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222 F01N2450/28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滤结构体,该过滤结构体包括第一和第二过滤部件(15A,15B),所述过滤部件相应地具有彼此面对面布置的一第一和一第二侧表面(24A,24B)。连接所述表面(24A,24B)的一接合部(17)延伸在所述表面(24A,24B)之间;所述第一侧表面(24A)在其上游一半(36A)包括一弱附着于或零附着于所述接合部(17)的第一区域(35C),所述第一区域在上游由一强附着于所述接合部(17)的上游区域(33A)纵向地加以限定。所述强附着上游区域(33A)在上游由一弱附着于或零附着于所述接合部(17)的第二区域(35A)纵向地加以限定。本发明应用于发动机排放气体用的微粒过滤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