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419833.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38 , H01M4/62 , D01D5/06 , D01D5/12 , D01D5/30 , D01D10/06 , D01F1/09 , D01F8/02 , D01F8/10 , D01F8/16 , D01F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水系二次电池一体化工业级连续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多通道注液方法,将各种功能材料如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凝胶电解质等同时挤出成型,实现纤维水系二次电池的一体化连续构建;同时采用牵伸后处理技术,首次实现了对纤维水系二次电池的多级牵伸处理,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通过在线热封装技术,实现纤维干燥和器件封装一体化。本发明实现了纤维水系二次电池快速稳定地一体化连续构建,所得纤维器件具备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它们可以与其他化纤混编或者单独编织成织物,在可穿戴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19833.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38 , H01M4/62 , D01D5/06 , D01D5/12 , D01D5/30 , D01D10/06 , D01F1/09 , D01F8/02 , D01F8/10 , D01F8/16 , D01F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水系二次电池一体化工业级连续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多通道注液方法,将各种功能材料如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凝胶电解质等同时挤出成型,实现纤维水系二次电池的一体化连续构建;同时采用牵伸后处理技术,首次实现了对纤维水系二次电池的多级牵伸处理,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通过在线热封装技术,实现纤维干燥和器件封装一体化。本发明实现了纤维水系二次电池快速稳定地一体化连续构建,所得纤维器件具备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它们可以与其他化纤混编或者单独编织成织物,在可穿戴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05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441210.2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D03D15/00 , D03D1/00 , D04B1/14 , D04B21/00 , D02G3/04 , D02G3/12 , D03D15/02 , D06M11/51 , D06M11/83 , D06M15/564 , D06M15/6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光变色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在柔性纤维导体外负载发光活性材料,得到导电发光活性纤维;通过缠绕或并线的方法,在导电发光活性纤维外部组装一根或多根柔性纤维导体作为对电极;在其外部构建透明封装层或半透明滤光层或荧光转换层,得到可用于编织的柔性发光纤维,通过对发光活性材料的选择以及滤光层、荧光转换层的选择,实现多种颜色的发光纤维的构建;发光纤维通过机织、针织等纺织方法编织得到发光变色织物。通过点亮不同颜色的纤维,实现织物的整体变色,通过进一步编织图案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实现特定模式的发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