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色器、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34316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33341.5

    申请日:2004-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滤色器、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当通过使用干膜压合方法生产滤色器时,如果使用了事先设置的树脂质黑矩阵,在附连形成有色层所需的干膜的过程中,由于树脂质黑矩阵中明显的高度差,当干膜跨过树脂黑矩阵不同高度位置时,会在靠近树脂质黑矩阵和衬底的有色层之间生成泡沫,并因而易于在有色层中产生退色。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通过事先设置树脂质黑矩阵边缘部分的高度低于其他部分,将空气引入树脂质黑矩阵边缘部分的上部分中,从而最终防止在有色层和衬底之间生成泡沫。

    液晶显示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6099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410082463.3

    申请日:200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滤色器;以及透明电极,设置成对应于滤色器并且延伸到滤色器的断裂面;其中,在从框架延伸到所述断裂面的区域中,非导电薄膜布置在所述透明电极上。当在整个表面上气相沉积透明电极之后,将非导电薄膜布置在透明电极的存在导致问题的位置。即,所述非导电薄膜是在透明电极的暴露导致问题的整个区域或者一部分区域上,由与取向校准薄膜相同的材料、在相同的时间制成,从而在该处密封透明电极。这能防止当在整个表面气相沉积透明电极时出现上述问题,同时将布图的准确度提高到接近或者近似曝光准确度(几微米的数量级),从而实现具有窄框架的产品。

    滤色器、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6287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410033341.5

    申请日:2004-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滤色器、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当通过使用干膜压合方法生产滤色器时,如果使用了事先设置的树脂质黑矩阵,在附连形成有色层所需的干膜的过程中,由于树脂质黑矩阵中明显的高度差,当干膜跨过树脂黑矩阵不同高度位置时,会在靠近树脂质黑矩阵和衬底的有色层之间生成泡沫,并因而易于在有色层中产生退色。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通过事先设置树脂质黑矩阵边缘部分的高度低于其他部分,将空气引入树脂质黑矩阵边缘部分的上部分中,从而最终防止在有色层和衬底之间生成泡沫。

    液晶显示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1334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82463.3

    申请日:2004-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滤色器;以及透明电极,设置成对应于滤色器并且延伸到滤色器的断裂面;其中,在从框架延伸到所述断裂面的区域中,非导电薄膜布置在所述透明电极上。当在整个表面上气相沉积透明电极之后,将非导电薄膜布置在透明电极的存在导致问题的位置。即,所述非导电薄膜是在透明电极的暴露导致问题的整个区域或者一部分区域上,由与取向校准薄膜相同的材料、在相同的时间制成,从而在该处密封透明电极。这能防止当在整个表面气相沉积透明电极时出现上述问题,同时将布图的准确度提高到接近或者近似曝光准确度(几微米的数量级),从而实现具有窄框架的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