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73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944358.3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石油大学
IPC: C02F1/38 , C02F103/10
Abstract: 一种井下三级旋流分离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备运转连续和分离效果好的井下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采出液进口、三个轴向相连的旋流分离器、连接在第一级及第三级旋流分离器间的举升泵、与第三级旋流分离器相连接的集油腔、固定在第二级旋流分离器下方的集水腔、外管、内管、以及由外管及内管构成的环空区域,各级旋流分离器之间用分隔板进行分隔,从而产生溢流通道及底流通道;在溢流通道处布置有溢流通道分隔板,在底流通道处布置第一底流通道分隔板和第二底流通道分隔板;举升泵通过法兰与第一级旋流分离器的溢流管相连,并通过法兰与第三级旋流分离器的轴向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4733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944358.3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石油大学
IPC: C02F1/38 , C02F103/10
Abstract: 一种井下三级旋流分离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备运转连续和分离效果好的井下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采出液进口、三个轴向相连的旋流分离器、连接在第一级及第三级旋流分离器间的举升泵、与第三级旋流分离器相连接的集油腔、固定在第二级旋流分离器下方的集水腔、外管、内管、以及由外管及内管构成的环空区域,各级旋流分离器之间用分隔板进行分隔,从而产生溢流通道及底流通道;在溢流通道处布置有溢流通道分隔板,在底流通道处布置第一底流通道分隔板和第二底流通道分隔板;举升泵通过法兰与第一级旋流分离器的溢流管相连,并通过法兰与第三级旋流分离器的轴向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138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23720.9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水力旋流器与螺杆泵配合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实现高含水同井注采的方法。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已有工艺地面处理巨大液量的设施投资大、举升费用高、原油开采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利用水力旋流器8旋流离心原理将采出层的产出液在井下进行油水进行分离后,分离出的水由注入螺杆泵12直接注入到其它油层,分离出的油则由采出螺杆泵4举升至地面,进而实现同井注采。本发明具有可降低高含水井单井的举升液量、举升液的含油浓度大幅增加、减少地面采出液处理规模、提高经验效益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138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123720.9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水力旋流器与螺杆泵配合的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实现高含水同井注采的方法。该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已有工艺地面处理巨大液量的设施投资大、举升费用高、原油开采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利用水力旋流器8旋流离心原理将采出层的产出液在井下进行油水进行分离后,分离出的水由注入螺杆泵12直接注入到其它油层,分离出的油则由采出螺杆泵4举升至地面,进而实现同井注采。本发明具有可降低高含水井单井的举升液量、举升液的含油浓度大幅增加、减少地面采出液处理规模、提高经验效益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488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2033.3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IPC: B01D17/038 ,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适用于超高产液量油井井下油‑气‑水三相高效分离装置,它包括组合壳体、多级分离结构,组合壳体上端连接上连接,组合壳体下端连接下连接,下连接下端连接桥式通道,多级分离结构设置于组合壳体内,组合壳体壁内设置排油通道、排气通道、排水通道,多级分离结构由各级分离结构从上到下串接于组合壳体内构成;各级分离结构均具有分级外壳、分级三相分离器组,分级三相分离器组包括多个并联的三相分离器、油相沉积板、脱气组合板、气液分离筒、组合孔板、底流盖,脱气组合板由中心柱外缘设置上部分板和下部分板构成。本发明将多级串接单级并联旋流分离器应用于海上油田,三级分离结构独立工作,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48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2017.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IPC: B01D17/038 ,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超高产液量油井井下偏心过轴式多相介质高效分离装置,它包括油气水分离模块、传动轴,传动轴从油气水分离模块中偏心穿过且分别连接电机和离心泵;油气水分离模块包括顶部桥式通道、上端连接器、遮罩、组合壳体、多级分离器和底部桥式通道,组合壳体上端连接上端连接器,上端连接器连接顶部桥式通道下偏心孔,组合壳体下端连接底端封堵器,底端封堵器连接底部桥式通道上偏心孔,多级分离器从上到下串接于组合壳体内;遮罩扣置于上端连接器外壁,形成具有上开口的气液分离腔;多级分离器与组合壳体内的溢流通道相通,多级分离器还与底流通道相通。本发明采用过轴偏心设计方式,有更多的空间安装旋流器,实现大排量的多相介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95325.5
申请日:2023-09-1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井下多级螺旋嵌套式油水精细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螺旋沉降模块与精细分离模块;所述螺旋沉降模块利用螺旋流道将油水两相通过旋流分层,促使中心油相从油相出口进入上油管接箍内,部分水相进入沉降分离区域下方聚结板;所述精细分离模块对经螺旋沉降模块分离后含有少量油相的液相进行二次精细分离,分离后的油相通过溢流管与沉降分离的油相汇合,分离后的水相经过倒锥上的水相出口排入下油管接箍。本公开给出的实施例中,包含有若干聚结板的聚结单元位于一级分离区域内部,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了旋流、沉降和聚结的结合,结构简单损失能量小,适于在井筒内完成油水两相的多级精细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74185.0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同井注采井内的水力旋流组件以及工艺管柱,所述水力旋流组件包括井下油水分离与采出模块和井下驱动与回注模块,井下油水分离与采出模块包括上长外套管、长轴、轴承安装器、旋流器、旋流器入口、桥式通道、溢流口、底流口、螺旋流道以及轴套,井下驱动与回注模块包括下长外套管、上联轴器、上保护器、电机、下保护器、下联轴器、轴承盖、上连接轴、下连接轴以及内套管;所述井下油水分离与采出模块在井下利用水力旋流器对油水混合液进行油水分离,通过上离心泵将含水率降低的采出液举升到地面,分离后的水相进入井下驱动与回注模块;所述井下驱动与回注模块在提供电力的同时将分离出来的水相直接回注地层;本公开给出的实施例能够使得分离出来的底流水相绕过电机、保护器后直接注入地下,实现采出分离与注入同步进行,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高含水油田的同井注采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798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376135.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降粘聚结一体化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机械降粘模块、自适应稳流模块、油滴聚结模块和旋流分离模块;所述机械降粘模块用于将经由顶部套筒进液口流入该装置内部的高含聚油水混合相利用机械剪切使混合相粘度降低;所述自适应稳流模块能够根据流速自动调节液体的过流面积实现稳流,使得流入油滴聚结模块的混合相流量趋于稳定,以避免因流量变化过大而影响油滴聚结效果;所述油滴聚结模块用于实现小粒径油滴聚结,得到粒径变大的聚结后油滴,以利于旋流分离;所述旋流分离模块用于对混合液进行旋流分离。本装置可降低高含聚油水混合相粘度,将小粒径油滴聚结为大粒径油滴,提高旋流器在油田三次聚合物驱开采中的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52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710491548.4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脱气除油水力聚结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液‑液三相介质分离的新型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聚结外筒(2)内置有一级变螺距增压体(6)和聚结分离管(7);一级变螺距增压体(6)和聚结分离管(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聚结分离管(7)的尾端穿过导流外筒(3)后与位于变径分离筒(4)内的二级变流道增压体(9)连接;所述二级变流道增压体由二级导流通道(23)和二级增压通道(24)一体化连接后构成。该装置实现了气相及不同密度的两相液体介质间脱气后对油相进行聚结然后再进行液液分离,以此来除去气相对液液分离的不利影响,增大油相粒径进而提高了液‑液分离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