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4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9681.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T17/10 , G01M10/00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港口和海岸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树形人工护面块体的消浪堤岸生态效果评估方法。基于新型树形人工护面块体,设计了一种消浪堤岸的摆放方式及一种生态效果评估方法,以首先会发生位移的块体为中心,相邻块体在‑90°、30°、150°三个方向通过肢臂形成“树根”“树冠”两层约束,由内而外形成多层联锁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稳定系数。本发明设计的生态效果评估方法,包括原位实验法和仿真实验法。原位实验法包括实验海域块体投放、定期捕捞监测记录生态指标,仿真实验法包括生态防波堤3d建模、CFD方法模拟流场分布并量化鱼类生存条件、空间数据,最终形成树形块体生态效果定量评估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221372029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2867052.6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港口和海岸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树形消浪人工护面块体及消浪堤岸;树形消浪人工护面块体包括上肢臂,支柱和下肢臂。上肢臂和下肢臂分别设置3条,支柱一端分别连接各上肢臂一端,支柱另一端分别连接各下肢臂一端;上肢臂和下肢臂分别由其一端向另一端截面逐渐减小;上肢臂和下肢臂以支柱径向中垂面为对称面,二者对称,且一端与支柱呈夹角,另一端沿远离支柱方向支出。消浪堤岸由多排依次相邻摆放的树形消浪人工护面块体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混凝土用量,提升孔隙率,营造海洋生物生存空间;采用拼接方式留出消波堤岸内部紊流空间,使紊流空间变大,各个紊流空间相互连通,加大下方过水通道的排水量,提升消浪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