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路面的铁尾矿砂水泥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0377178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14497.2

    申请日:2014-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路面的铁尾矿砂水泥混凝土,属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E部固定建筑物道路类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分析铁尾矿砂的材料性质;确定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要求的铁尾矿砂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满足道路面板强度要求的铁尾矿砂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确定铁尾矿砂水泥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参数取值;通过计算,确定满足铁尾矿砂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与刚度的结构组合。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设计能将铁尾矿砂应用到沥青混合料中,实现铁尾矿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进行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有效缓解混凝土行业天然砂资源的匮乏压力。

    一种铁尾矿砂沥青混合料

    公开(公告)号:CN10383326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11257.7

    申请日:2014-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一种铁尾矿砂沥青混合料,属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E部固定建筑物道路类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传统的粗集料为骨架,以铁尾矿砂为填充材料,并向其中掺加少量的石灰为添加剂,经实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制拌成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可减少公路施工中沙砾的用量,实现铁尾矿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进行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利用范围,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也可以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水泥与土壤固化剂综合稳定铁尾矿砂砾路面基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2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14337.5

    申请日:2012-12-05

    Abstract: 水泥与土壤固化剂综合稳定铁尾矿砂砾路面基层方法,属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E部固定建筑物道路类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按照室内试验确定出混合料配合比为水泥:铁尾矿砂:砂砾:固化剂=4:48:48:0.02以及最佳含水率wopt=8.5%和最大干密度ρmax= 2.181g/cm3,工地实际采用的固化剂增加0.001%;采用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剂量增加1%;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水泥剂量增加0.5%;施工时需将固化剂稀释100倍,固化剂使用前充分摇匀,使沉淀充分溶解。养生期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5%~98%,养生期为7~10天。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路面基层方法,用铁尾矿砂代替部分砂砾,从而解决了铁矿尾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砂砾材料紧缺的问题。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和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75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6132.0

    申请日:2012-06-21

    Abstract: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和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C部化学冶金部材料类技术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在160℃~170℃的温度下,在SBS改性沥青中引入一种新的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搅拌、高速剪切、恒温发育三个阶段制备而得。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将纳米材料引入改性沥青中的方法,且制备出的MWCNTs和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良好,尤其在动力粘度方面有提高。

    适用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3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5482.X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废旧料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矿物油对老化沥青进行软化,补充老化沥青中丧失的轻质组分并分散其余材料,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发挥持续再生作用;增塑剂提升再生沥青的可塑性,使其具有更好的韧性、力学性能和抗冲击性,并且在与矿物油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分散其余材料;抗老化剂增强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和热稳定性,减轻再生沥青二次老化的可能性;表面活性剂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间的界面状态,增强再生剂的渗透性能,促进新旧沥青相互融合;抗剥落剂增强再生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能,从而使再生沥青混合料具备良好的抗热老化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

    一种磷石膏晶须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6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95968.3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磷石膏晶须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表面处理后的磷石膏晶须作为基体材料,在均匀分散至沥青内部时可以增强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及结构稳定性;增塑剂可以促进磷石膏晶须在沥青内部的均匀分散,降低磷石膏晶须由于粉末类材料特性对沥青低温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散剂可以在增塑剂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增强磷石膏晶须的分散均匀性,促进磷石膏晶须在沥青内部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对沥青起到加筋作用;稳定剂可以增强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通过掺入稳定剂的方式来增强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基质沥青作为改性沥青的主体材料,多种改性材料的掺入及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服役性能,从而更好的应用于沥青路面。

    一种硫化天然橡胶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93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56962.9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道路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天然橡胶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沥青是由基质沥青、天然橡胶、硫化剂和促进剂制成。先将天然橡胶通过高速旋转剪切均匀地分散在基质沥青中,再向其中加入硫化剂、促进剂,使天然橡胶在沥青中硫化、交联,形成网络结构,来获得高性能的改性沥青。经过改性后,沥青的软化点、5℃延度、135℃旋转粘度显著提升、针入度降低,并出现明显的弹性恢复性能。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橡胶改性沥青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是一种有效的沥青改性方法,适于推广应用。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和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756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206132.0

    申请日:2012-06-21

    Abstract: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和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C部化学冶金部材料类技术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在160℃~170℃的温度下,在SBS改性沥青中引入一种新的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搅拌、高速剪切、恒温发育三个阶段制备而得。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将纳米材料引入改性沥青中的方法,且制备出的MWCNTs和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良好,尤其在动力粘度方面有提高。

    一种使用煤制气残渣代替矿粉的新型沥青混合料

    公开(公告)号:CN109180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28634.X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煤制气残渣代替矿粉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属于建筑物道路类技术领域。以工业废渣煤制气残渣等质量代替矿粉用于沥青混合料中。在试验油石比4.8%的情况下,测得该类新型沥青混合料相对密度、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通过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试验对比可以看出,煤制气残渣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相近,可以满足规范的使用要求。而且煤制气残渣等质量替代矿粉掺入沥青混合料中不仅减少了对石灰岩矿粉的消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种使用陶粒代替细集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

    公开(公告)号:CN106396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5386.2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6/26 C04B20/004 C04B2111/0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陶粒代替细集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属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E部固定建筑物道路类技术领域。以传统的粗集料为骨架,以陶粒作为填充材料制备新型的沥青混合料,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再经过路用性能试验和阻热性能试验确定最佳的陶粒掺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将陶粒这种建筑材料应用到道路工程中,制备出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其阻热能力增强,提高了路面抗车辙的能力。同时减少了传统砂石材料的消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通过实验分析给出陶粒的最佳掺量为60%左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