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9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036500.6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徐州)工程机械研究中心 , 大连理工大学 , 常州益利亚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徐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起重机的安全评估决策系统及其安全评估决策方法,其中工程起重机的安全评估决策系统,包括外部数据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输入模块、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外部数据检测模块安装在工程起重机上;所述外部数据检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之间通过模拟量数据信号通讯联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所述显示输入模块、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外部数据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并结合工程起重机的受力模型,以及载荷-应力映射关系,计算并记录事先确定的关键结构点应力,成本低,实现了对工程起重机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预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04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36500.6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徐州)工程机械研究中心 , 大连理工大学 , 常州益利亚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徐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起重机的安全评估决策系统及其安全评估决策方法,其中工程起重机的安全评估决策系统,包括外部数据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输入模块、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外部数据检测模块安装在工程起重机上;所述外部数据检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之间通过模拟量数据信号通讯联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所述显示输入模块、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外部数据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并结合工程起重机的受力模型,以及载荷-应力映射关系,计算并记录事先确定的关键结构点应力,成本低,实现了对工程起重机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预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89845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070127.7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常州益利亚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徐州)工程机械研究中心 , 大连益利亚咨询有限公司 , 徐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太仓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型起重机,包括臂架和吊钩,吊钩通过起升绳挂接在臂架顶部,还包括底座、回转机构和转台;所述回转机构可360°任意角度回转;所述回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回转轴和轴套;所述臂架铰接在回转轴的前侧,转台固定在转轴的后侧,轴套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和转台均采用箱体结构;所述转台内安装有蜗轮蜗杆变幅机构和蜗轮蜗杆起升机构,转台的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手摇柄,手摇柄与蜗轮蜗杆变幅机构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能以360°任意角度回转的回转机构,从而实现重物的运动范围由平面扩展到立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7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22241.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R13/523 , H01R13/639 , H01R13/52 , H01R13/40 , H01R13/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充油式压力平衡电连接器,包括插座和配有使用的插头,所述插座包括两端开口的插座承压壳体以及与插座承压壳体两端开口配合密封以形成充油腔的插座前支撑座和插座后支撑座,所述充油腔内设有电连接单元和压力平衡单元;所述电连接单元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套筒内设有导电活塞以及位于底部用于顶紧导电活塞的弹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端盖以及设在插头端盖上的插头承压壳体,所述插头承压壳体内设有插头前支撑座和插头后支撑座,所述插头前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顶紧导电活塞进入导电套筒的插针。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适用不同深海的压力环境和高腐蚀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5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105022.9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23F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用辅助阳极结构,包括阳极体、辅助阳极安装背板、接线舱以及辅助阳极绝缘座;阳极体的一平面镀有阳极涂层,另一平面固定有导电杆和阳极体连接件;辅助阳极安装背板上设有辅助阳极安装背板连接件;阳极体和所述辅助阳极安装背板相对设置,辅助阳极绝缘座设于阳极体和辅助阳极安装背板之间,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将阳极体、辅助阳极安装背板以及辅助阳极绝缘座形成一整体结构,使得辅助阳极绝缘座的一侧将阳极体的阳极体固定面一侧和外边沿包覆,辅助阳极绝缘座的另一侧将辅助阳极安装背板设有第一连接部一侧和外边沿包覆。本发明公开的海上风电用辅助阳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密封性好、安装简便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704648.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7/447 ,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四探针电势降测量与丝束电极技术的腐蚀监测传感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体以及位于所述传感器外壳体内部的工作电极阵列、温度补偿电极、参比电极、测试探针、探针固定板等;所述传感器外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多芯屏蔽线的耐压水密连接器;所述工作电极阵列、所述温度补偿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均固定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外壳体底面;所述工作电极阵列包括若干工作电极;所述温度补偿电极和每一个所述工作电极均连接有4根所述测试探针;所述参比电极连接有1根所述测试探针;所述测试探针顶部固定于所述探针固定板。本发明提供的监测传感器能够同步在线监测局部腐蚀深度和阴阳极电流、电位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278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0186.4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涉及空间推进技术领域。该跨介质航行器包括主体、两个机翼组件及驱动单元。其中,主体呈扁平状,如此通过将主体设计成扁平状,使得主体在跨介质航行器航行过程中能够提供升力,从而降低了对机翼组件翼展的需要,有效降低机翼组件收缩和展开的难度。进一步地,两个机翼组件对称设于主体的两侧,能够保证跨介质航行器航行过程中的平衡性。机翼组件能够相对主体收缩,以减少跨介质航行器在水中的阻力。同时,机翼组件能够相对主体展开,以进一步提升跨介质航行器在空气中的升力。进一步地,驱动单元设于主体且能够产生动力,以保证跨介质航行器能够在不同介质中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010369.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复杂环境条件下系泊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系泊链(缆)三维构型;海底边界构型建立;系泊链(缆)张力计算;系泊链(缆)中纤维缆动刚度的计算及引入;系泊链(缆)整体疲劳损伤评估;系泊链(缆)中关键链环损伤演变计算;系泊链(缆)中关键链环面外弯曲(OPB)疲劳损伤评估;系泊链(缆)中关键链环极限强度演变评估。本发明的提高复杂环境条件下系泊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套考虑系泊链(缆)全寿命期内腐蚀磨损的疲劳强度安全评估和极限强度评估技术,以此来模拟更为真实和复杂的系泊环境条件,提高了计算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15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246920.7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考虑弯曲应力影响的多通道腐蚀电解池加载及配套装置,包括:PVC底座、PVC上部构件,PVC端板,连接栓以及加载螺栓;所述PVC上部构件和所述PVC端板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栓和焊接固定在所述PVC底座上;所述PVC上部构件设置有两排孔:孔Ⅰ和孔ⅠⅠ;所述PVC底座的上表面工作台有适配加载螺栓的等距螺纹孔;通过所述PVC底座的底部旋转所述加载螺栓使水平放置在工作台的试样弯曲,所述试样两端受到两侧PVC端板上的半圆形的限制实现加载。本发明通过对加载方式的改变,大大增加了实验可加载应力的范围;且多通道实验装置,还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修改以适配于更多试样同时进行试验测量,相比于原来只能对单一试样进行实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15641.4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裂纹张口位移的形状,推导出任意位置张口位移值;推导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张口位移之间对应的理论模型;针对实际工程情况,研究模型尺寸的影响;针对实际工程情况,研究外加载荷的形式;建立含中心穿透裂纹有限平板模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测量方法,操作难度低,且不再局限于试件的尺寸及所承受载荷形式的特定要求,使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应力强度因子测量方法进一步接近实际工程,为实时掌握含裂纹损伤实际工程结构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状态奠定基础,使应力强度因子测量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