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80043291.6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外山俊之
Abstract: 在驱动轴(40)设置有:第一油流路(46),其在主轴(41)的轴心上沿驱动轴(40)的轴向延伸,并且具有在偏心轴(42)的上端面(42a)处开口的流入孔(46b);以及第二油流路(45a),其在第一油流路(46)的周围沿轴向延伸,横截面为环状。第二油流路(45a)构成将由泵(80)输送来的油供给到轴毂部(38)与偏心轴(42)之间的滑动部(43)的供油路径。涡旋式压缩机具有第三油流路(47),该第三油流路(47)将从滑动部(43)向室(55)流出的油送到第一油流路(46)的流入孔(46b)。第一油流路(46)构成使从流入孔(46b)流入的油返回贮留部(26)的排油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518638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03800485.2
申请日:2003-03-1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45 , F04C29/065
Abstract: 本发明是于涡卷型压缩机构(15)上形成连络通路(46),使压缩机构(15)所压缩之冷媒流出至压缩机构(15)与驱动马达(16)之间隙空间(18)之吐出口(49)会于该通路开口。于压缩机构(15)形成与连络通路(46)连通而消除运转音之消音空间(45)。在驱动马达(16)与外壳(10)内面之间,形成使流出于间隙空间(18)之作动流体流通之马达冷却通路(55)。并在间隙空间(18)配设引导板(58)。而于引导板(58)形成分流凹部,其是使朝向马达冷却通路(55)流动之冷媒的一部分于圆周方向流动,且使其向着位于间隙空间(18)之吐出管(20)内端部(3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0787C
公开(公告)日:1998-11-18
申请号:CN93102606.7
申请日:1993-03-1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22 , F01C21/0809 , F01C21/102
Abstract: 一种旋转压缩机,它的在转子上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把汽缸室分隔成压缩室与吸气室的叶片与转子做成一体,并且在汽缸中设置带有能容纳叶片前端部的容纳槽,且能转动的圆柱形支承件。转子可在有润滑油供应的驱动轴的偏心轴部分上转动。这样,叶片与转子没有相对滑动,因此,由摩擦造成的动力损耗少;而且减少了从叶片的背压室向吸气室与压缩室的气体泄漏,和从压缩室向吸气室的气体泄漏,从而提高了容积效率和指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526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80007226.9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B39/023 , F04B39/04 , F04C23/008 , F04C29/026 , F04C29/028 ,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压缩机:在使由油分离器分离的高温润滑油返回压缩机内部的过程中,能够抑制体积效率的大幅降低。通过油分离器(2)从由压缩机构(15)压缩的制冷剂中分离润滑油,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回油通路(96)返回外壳(10)的内部的高压空间(S1)。该高压空间(S1)是排出由压缩机构(15)压缩的制冷剂的空间。因此,由油分离器(2)分离出的润滑油不返回充满压缩前的制冷剂的空间,所以,压缩前的制冷剂不会由于高温润滑油而加热膨胀。由此,能够抑制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87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80008492.2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 , F04B39/0246 , F04B39/0261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2 , F04C29/025
Abstract: 压缩机(10)包括轴内排油路(46)和油泵(81)。轴内排油路(46)形成在驱动轴(40)的内部,从电动机(30)的上方延伸到下方。油泵(81)连结在驱动轴(40)的下端,将已供到比电动机(30)更靠上方的滑动部的油经由轴内排油路(46)排向机壳(20)底部的贮油部(26)。
-
-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396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03800485.2
申请日:2003-03-1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45 , F04C29/065
Abstract: 本发明在涡卷型压缩机构(15)上形成连络通路(46),使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制冷剂流出到压缩机构(15)与驱动马达(16)的间隙空间(18)的吐出口(49)开口于该连络通路。在压缩机构(15)中形成与连络通路(46)连通而消除运转音的消音空间(45)。在驱动马达(16)与外壳(10)的内面之间,形成使流出到间隙空间(18)的工作流体流通的马达冷却通路(55)。在间隙空间(18)配设引导板(58)。而在引导板(58)形成分流凹部,其使朝向马达冷却通路(55)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圆周方向流动,且使其朝向位于间隙空间(18)的吐出管(20)的内端部(3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22A
公开(公告)日:1993-11-03
申请号:CN93102606.7
申请日:1993-03-1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22 , F01C21/0809 , F01C21/102
Abstract: 一种旋转压缩机,它的在转子上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把汽缸室分隔成压缩室与吸气室的叶片与转子做成一体,并且在汽缸中设置带有能容纳叶片前端部的容纳槽,且能转动的圆柱形支承件。转子可在有润滑油供应的驱动轴的偏心轴部分上转动。这样,叶片与转子没有相对滑动,因此,由摩擦造成的动力损耗少;而且减少了从叶片的背压室向吸气室与压缩室的气体泄漏,和从压缩室向吸气室的气体泄漏,从而提高了容积效率和指示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