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量判定方法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77042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980124809.2

    申请日:2009-06-25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进行控制,使成为指标的过冷度及基于过冷度的换算值变成容易判定制冷剂量适当与否的值,从而降低检测误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剂量判定方法用于在具有至少能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剂回路(10)中判定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适当与否,该制冷剂回路(10)包括:具有压缩机(21)、热源侧热交换器(23)、冷却热源调节装置(27)的热源单元(2);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41)的利用单元(4);膨胀机构(33);以及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在所述制冷剂量判定方法中,存储使过冷度为第一规定值以上的稳定状态下的压缩机频率、过热度及过冷度。在经过规定期间后,进行各种控制以使压缩机频率和过热度变为被存储的压缩机频率和过热度,并检测制冷剂的过冷度,将其与所存储的过冷度进行比较,以判定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适当与否。

    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量判定方法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77042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809.2

    申请日:2009-06-25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进行控制,使成为指标的过冷度及基于过冷度的换算值变成容易判定制冷剂量适当与否的值,从而降低检测误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剂量判定方法用于在具有至少能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剂回路(10)中判定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适当与否,该制冷剂回路(10)包括:具有压缩机(21)、热源侧热交换器(23)、冷却热源调节装置(27)的热源单元(2);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41)的利用单元(4);膨胀机构(33);以及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在所述制冷剂量判定方法中,存储使过冷度为第一规定值以上的稳定状态下的压缩机频率、过热度及过冷度。在经过规定期间后,进行各种控制以使压缩机频率和过热度变为被存储的压缩机频率和过热度,并检测制冷剂的过冷度,将其与所存储的过冷度进行比较,以判定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适当与否。

    冷冻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83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780002690.2

    申请日:2007-01-11

    Inventor: 山田昌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在具有低级侧压缩机(21)的室外机组(20)和室内机组(40)之间,设置了具有高级侧压缩机(31)及气液分离器(33)的选择机组(30)。在除霜运转中,利用低级侧压缩机(21)的喷出制冷剂对室外热交换器(22)进行除霜,并且气液分离器(33)的制冷剂被吸入高级侧压缩机(31)后向低级侧压缩机(21)的吸入侧喷出。在选择机组(30)中设置有在除霜运转时使高级侧压缩机(31)的喷出制冷剂的一部分向该高级侧压缩机(31)的吸入侧返回的注入管(36)。因此,从气液分离器(33)流向高级侧压缩机(31)的制冷剂由于高温的喷出制冷剂而气化。

    冷冻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84862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80005213.1

    申请日:2007-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在制冷剂回路(20)中设置有中间压力热交换器(40)和气液分离器(51)。当处于制冷运转时在室外热交换器(36)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注入管道(43)。流入到注入管道(43)的制冷剂在通过注入用膨胀阀(44)时减压至中间压力,其后在中间压力热交换器(40)中蒸发后被供向压缩机(31)的中间压力端口(32)。当处于供暖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71)中冷凝了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膨胀阀(72)时减压至中间压力,其后流入气液分离器(51)。并且,气液分离器(51)内的中间压力气态制冷剂被供向压缩机(31)的中间压力端口(32)。

    冷冻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8486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213.1

    申请日:2007-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在制冷剂回路(20)中设置有中间压力热交换器(40)和气液分离器(51)。当处于制冷运转时在室外热交换器(36)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注入管道(43)。流入到注入管道(43)的制冷剂在通过注入用膨胀阀(44)时减压至中间压力,其后在中间压力热交换器(40)中蒸发后被供向压缩机(31)的中间压力端口(32)。当处于供暖运转时在室内热交换器(71)中冷凝了的制冷剂通过室内膨胀阀(72)时减压至中间压力,其后流入气液分离器(51)。并且,气液分离器(51)内的中间压力气态制冷剂被供向压缩机(31)的中间压力端口(32)。

    冷冻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8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2690.2

    申请日:2007-01-11

    Inventor: 山田昌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在具有低级侧压缩机(21)的室外机组(20)和室内机组(40)之间,设置了具有高级侧压缩机(31)及气液分离器(33)的选择机组(30)。在除霜运转中,利用低级侧压缩机(21)的喷出制冷剂对室外热交换器(22)进行除霜,并且气液分离器(33)的制冷剂被吸入高级侧压缩机(31)后向低级侧压缩机(21)的吸入侧喷出。在选择机组(30)中设置有在除霜运转时使高级侧压缩机(31)的喷出制冷剂的一部分向该高级侧压缩机(31)的吸入侧返回的注入管(36)。因此,从气液分离器(33)流向高级侧压缩机(31)的制冷剂由于高温的喷出制冷剂而气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