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926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66441.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挖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扩孔钻头和钻具。其中,扩孔钻头包括钻进钻体和扩孔钻体,所述扩孔钻体包括连接件、扩孔刀体和转动部件,所述扩孔刀体转动连接于连接件,所述扩孔刀体设于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所述转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钻进钻体;当所述扩孔刀体处于闭合状态且需要扩孔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部件反转并驱动所述扩孔刀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打开,且所述扩孔刀体保持在打开状态与所述转动部件同步转动;当所述扩孔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需要结束扩孔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部件正转并带动所述扩孔刀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闭合。本发明扩孔钻头和钻具,扩孔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适用于煤矿及岩土工程中,用于加强锚杆锚索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525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48371.6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微震监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布置压裂孔;在布置好的压裂孔周围布置多个监测孔,在监测孔内分别布置若干拾震器;多个监测孔在同一平面的投影呈环形排列;步骤二、将所有的拾震器的信号线接入同一个监测站;步骤三、进行压裂作业,在每一压裂孔的压裂过程中采集微震信息;步骤四、基于微震信息反演围岩中每个微震事件的空间位置。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煤矿井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微震监测方法,可以获取水力压裂钻孔周围的微震信息,从而能够得到水力压裂作业过程中的微震事件的分布规律,进而获得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93891.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煤层顶板水力压裂的微震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辅助运输巷道顶板上,从辅助运输巷道一侧向胶带运输巷道方向打长钻孔,在辅助运输巷道与胶带运输巷道间的岩壁上垂直辅助运输巷道的方向打短钻孔,在孔底布置传感器;S2:在下一个联巷,在辅助运输巷道与胶带运输巷道间的岩壁上打长钻孔,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在辅助运输巷道与胶带运输巷道间的岩壁上垂直于辅助运输巷道打短钻孔,孔底布置传感器;S3:随巷道推进,重复步骤S1~S2。本发明实现煤层在水力压裂中顶板微破裂信号源的有效捕捉,提高微震震源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692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66441.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挖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扩孔钻头和钻具。其中,扩孔钻头包括钻进钻体和扩孔钻体,所述扩孔钻体包括连接件、扩孔刀体和转动部件,所述扩孔刀体转动连接于连接件,所述扩孔刀体设于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所述转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钻进钻体;当所述扩孔刀体处于闭合状态且需要扩孔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部件反转并驱动所述扩孔刀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打开,且所述扩孔刀体保持在打开状态与所述转动部件同步转动;当所述扩孔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需要结束扩孔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部件正转并带动所述扩孔刀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闭合。本发明扩孔钻头和钻具,扩孔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适用于煤矿及岩土工程中,用于加强锚杆锚索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36851.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支护技术领域,提供锚杆支护应力场测试方法。锚杆支护应力场测试方法,包括:获取锚杆施工地点的地质力学参数;基于地质力学参数设计测试试验台模型;制备测试试验台模型;确定平面对称锚杆支护方案;基于测试试验台模型的对称平面将应力场划分成几个对称的应力区域;在至少其中一个应力区域内分布应力测试点。基于该种锚杆支护应力场测试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工况(包括不同预紧力、不同组合构件、不同锚杆数量等)下锚杆支护应力场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了解锚杆支护机理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77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322719.0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主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岩层的结构参数;分别计算第一压裂钻孔和第二压裂钻孔的基本参数;沿主回撤通道的长度方向、在顶板岩层朝向主回撤通道的一侧开设多个第一压裂钻孔和多个第二压裂钻孔,第一压裂钻孔和第二压裂钻孔交替设置;分别在每个第一压裂钻孔和第二压裂钻孔上的多个预设位置处进行水力压裂卸压处理,以形成多条切割裂缝。本发明通过该装置和方法,使得顶板岩层被分层次破坏,弱化了顶板岩层,减小了工作面的超前支撑压力及顶板岩层的活动对主回撤通道的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主回撤通道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91444.4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B7/04 , E21B44/00 , E21B47/022 ,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底鼓防治领域,提供一种底鼓防治方法。底鼓防治方法包括确定底板钻孔的钻孔参数;确定钻场的钻场参数;基于钻孔参数,在巷道底板的高水平应力层和/或底鼓起始层布置钻孔。底鼓防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有助于减少巷道底板的变形和破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防治底鼓的发生;有助于减少巷道底鼓对煤矿等地下工程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通过提前在高水平应力层和/或底鼓起始层布置钻孔,预留出巷道底鼓变形空间来达到主动治理巷道底鼓的目的,改善相关技术中被动防治的现状,主动手段相较于被动手段对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更为有利,有助于降低钻孔作业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74974.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裂装置。该压裂装置包括压裂开启器、第一封隔器、第二封隔器、导向结构及单向阀。其中,压裂开启器的前端与第一封隔器连接,压裂开启器的后端与第二封隔器连接;导向结构与第一封隔器远离压裂开启器的一端连接;导向结构远离第一封隔器的一端开设有回流孔;导流腔的一端与回流孔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封隔器连通。单向阀设置于导流腔,用于将从回流孔渗漏入导流腔内的液体回流至第一封隔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压裂装置无法将压裂液导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588051.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围岩矿压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巷道施工技术领域,巷道围岩矿压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适于置入巷道围岩内部,通过在连接组件上连接上应力传感器、下应力传感器、前应力传感器和后应力传感器,以分别对巷道围岩的上应力、下应力及沿巷道长度方向上的前应力和后应力进行监测,进而实时对能影响巷道围岩变形的围岩应力进行监测,此外,通过在连接组件上设置震动传感器,以对巷道围岩所承受的冲击振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一个装置上同时实现了对围岩应力和冲击振动的监测,避免了现有的监测方式难以在同一时间点内对围岩应力和冲击振动等多个变量进行统一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0676670.0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压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安装部、内插接套和外插接套;安装部用于与辅助安装件相连,内插接套套设在振动传感器外并与安装部相连接,外插接套套设在内插接套外;内插接套的外侧设有外锥面,外插接套设有与外锥面的形状相适应的内锥面;外插接套为可伸缩结构,其能够相对于内插接套移动以径向扩张或回缩。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可获取围岩破裂及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微震信息,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微震信息分析裂缝扩展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围岩中的安装孔,因而可以回收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