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数字化地质模型中的标准地层定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3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78319.X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煤田数字化地质模型中的标准地层定义方法,基于煤田地质地层的标准年代地质划分规则,进行地质年代分类,以得到界、系、统三个年代结构层;针对统年代结构层,根据各个煤田的区域性地质年代特点,进行地质特征分类,定义地质组子层,并确定在地质组子层内是否需要进一步定义地质段子层,以用于适应不同地区煤岩层各异的赋存特征;对地质组子层或地质段子层进行标志性煤岩层分类,以将得到的标志性煤层和标志性岩层中赋存稳定性最高及地质参数空间分布趋势最稳定的目标标志性煤层和目标标志性岩层,作为标准地层。由此,可兼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特点,实现标准地层定义的跨区域方法可复用,提高煤田数字化地质模型建模精度。

    煤田数字化地质模型中的标准地层定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37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078319.X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煤田数字化地质模型中的标准地层定义方法,基于煤田地质地层的标准年代地质划分规则,进行地质年代分类,以得到界、系、统三个年代结构层;针对统年代结构层,根据各个煤田的区域性地质年代特点,进行地质特征分类,定义地质组子层,并确定在地质组子层内是否需要进一步定义地质段子层,以用于适应不同地区煤岩层各异的赋存特征;对地质组子层或地质段子层进行标志性煤岩层分类,以将得到的标志性煤层和标志性岩层中赋存稳定性最高及地质参数空间分布趋势最稳定的目标标志性煤层和目标标志性岩层,作为标准地层。由此,可兼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特点,实现标准地层定义的跨区域方法可复用,提高煤田数字化地质模型建模精度。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13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19462.6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监测点位置的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其中,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桩体水平位移,实现针对任一桩体,根据设置的桩体分段的位移报警值计算规则,确定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位移报警值,以及根据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生成各桩体对应的桩体模型,从而针对任一桩体,确定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桩体水平位移与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位移报警值之间的比值,并在桩体对应的桩体模型上展示比值。由于可以将桩体水平位移与位移报警值之间的比值展示在桩体模型上,有效降低了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的理解难度。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13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9462.6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监测点位置的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其中,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桩体水平位移,实现针对任一桩体,根据设置的桩体分段的位移报警值计算规则,确定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位移报警值,以及根据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生成各桩体对应的桩体模型,从而针对任一桩体,确定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桩体水平位移与桩体每间隔设定距离埋深对应的位移报警值之间的比值,并在桩体对应的桩体模型上展示比值。由于可以将桩体水平位移与位移报警值之间的比值展示在桩体模型上,有效降低了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的理解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