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8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66608.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压氨分解反应器及氨分解方法,涉及氨分解领域。反应器本体包括反应器内筒和反应器外筒,反应器外筒套设于反应器内筒外并与反应器内筒之间具有预热空间;反应器内筒内设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接线端穿过反应器内筒向反应器本体外部延伸;反应器内筒内部填充有催化剂;反应器内筒的一端设有向反应器本体外部延伸的反应气体入口,另一端设有生成气体出口;反应器外筒的一端设有与预热空间连通的冷氨气进气口,另一端设有与预热空间连通的冷氨气出气口,冷氨气出气口接入反应气体入口。能够解决传统氨分解反应器不能承受高压的问题,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时空产率,能够有效产出高压氨氢混合气以匹配后端各应用场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20038.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变电磁场催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外筒、反应器内筒、中心电极、高压电极引线和低压电极引线;所述反应器外筒设置有热源;所述反应器内筒的上部和下部通过第一法兰安装在反应器外筒内部,所述反应器外筒的上部和下部还设置有在第一法兰外侧的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形成第一绝缘空间;反应器内筒外部喷涂有绝缘涂层,并且与反应器外筒之间形成第二绝缘空间;反应器内筒内部形成磁性催化剂容置空间。本发明中,中心电极和反应器内筒产生的电磁场对催化剂产生磁化作用增强磁场强度,对原料反应气的反应物分子产生极化作用,在特定频率的影响下,加快可逆反应反应物的吸附和产物的脱附,加快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292.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氨燃烧系统及绿氨燃烧方法,属于氨气燃烧领域,绿氨燃烧系统包括氨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混合室、燃烧室、氨分解器、第一尾气输送管及第一尾气处理器;其中,混合室的内腔与氨气输送管的出口、空气输送管的出口及氨分解器的出口连通,氨分解器的入口还与氨气输送管的出口连通;燃烧室通过第一尾气输送管与第一尾气处理器连通。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绿氨燃烧系统及绿氨燃烧方法,氨气与空气、分解产生的氢气进入混合室混合均匀,在燃烧室中进行燃烧反应,从而为发动机提供动力。燃烧室产生的尾气通过尾气处理器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0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94133.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
IPC: F17C1/12 , C23C4/06 , C23C24/04 , B22F1/07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38/10 , B05D7/24 , B05D5/00 , B05D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氢储存容器及绿氢储存容器的制造方法,属于氢气储存领域。绿氢储存容器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层设置有惰性气体吸附涂层,所述惰性气体吸附涂层是由惰性气体吸附材料制成,所述惰性气体吸附材料以铁为主体,包含钾、镁、钙、钴、氧化铝及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惰性气体吸附涂层的表面设置有惰性气体分子层。处于化学吸附状态的惰性气体分子层对接近惰性气体吸附层的氢气分子形成分子层面的阻挡效应,进而限制氢气分子透过吸附涂层而进入内壳体的基体,进而避免廉价铁基材料在储存高压氢气时发生氢脆问题,从而实现高压气态绿氢的大规模、低成本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221071667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1979851.6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等离子体耦合电化学催化转化的液态氮肥生产系统,属于氮肥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将空气转换为氮氧化物;空气过滤装置,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电解槽,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气口、水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通过等离子体发生器将空气转化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与过滤后的灌溉水进行电解反应,最终生成硝酸铵溶液,具有较高的化肥利用率,可高达9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硝酸溶液与含氮的农家肥进行反应生成最终的液态氮肥,本申请将氮氧化物与电解液(水)进行电解反应即可在电解槽阴极还原转化为氨,无需额外提供含氮原料与硝酸根溶液进行反应,简化了反应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308788492S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30467482.1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液态氮肥生产系统外壳。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农业液态氮肥生产系统的外壳,是一种以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等离子体系统耦合电催化转化系统的氮肥生产系统的外壳。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形变化状态说明:使用状态参考图中,与主视图所示A、B对应结构内液体为电解溶液。
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形其他说明:主视图中A、B、C部分为透明结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