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多端直流送出系统及其控制与直流故障隔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13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69189.5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多端直流送出系统及其控制与直流故障隔离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不控整流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以及陆上电网;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与不控整流器间设有海上交流断路器;不控整流器与一路以上直流母线连接;每路直流母线,其一侧通过直流开关与不控整流器连接,其另一侧通过直流断路器与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连接;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的控制器包括:锁相环模块、有功功率控制模块、无功功率控制模块、电压控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电流环控制模块及脉冲宽度调制器。本发明降低风电送电成本;通过海上交流断路器与直流侧直流开关的动作配合,实现直流故障隔离及故障期间的限流和孤岛构网运行。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的快速潮流反转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410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64802.3

    申请日:2014-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配电领域的混合直流输电的快速潮流反转控制方法。该混合直流输电的整流侧由电网换相换流器构成,逆变侧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构成,逆变测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采用全桥子模块拓扑,整流侧电网换相换流器采用12脉动换流器,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采用全桥型子模块的拓扑结构,整流侧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测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接收到潮流反转信号后,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通过定直流电压控制以设定的速率降低直流电压,再瞬时将采用全桥子模块拓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电压由“正极”模式调到“负极”模式,本发明无需通过开通、关断机械开关,通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快速控制混合直流输电的潮流反转。

    基于SVG阻抗重塑的弱电网下VSC-HVDC并网稳定性改进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22044.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VG阻抗重塑的弱电网下VSC‑HVDC并网稳定性改进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通过引入阻尼因子,在不增加振荡检测模块以及传感器的前提下,调整电流控制内环的dq轴电流实际参考值,等效的改变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输出阻抗,进而改善SVG低频段负阻尼特性,增大并网系统阻尼。本发明可有效抑制含SVG的VSC‑HVDC并网系统在与弱电网交互时的并网点电压振荡,增强并网系统稳定性,提升系统稳定裕度。

    一种考虑死区时间的DAB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18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03106.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考虑死区时间的DAB效率优化方法,其通过将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所需传输功率Ppu与各功率范围的分界线P1、P2、P3进行比较,判断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的功率范围,然后在不同的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的功率范围分别计算最优控制变量;并将计算得到的最优控制变量作用到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若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输出电压vo和其参考值vo,ref相等,则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正常运行。本考虑死区时间的DAB效率优化方法在低功率范围内,始终使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工作在ZVS条件的边界上,在保证ZVS的基础上最小化电流应力;在中等功率范围内,所有开关器件的ZVS无法实现,本方法可实现6个开关器件的ZVS,最大化DAB的效率。

    一种基于六边形浮体间电缆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25067.5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一种基于六边形浮体间电缆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海上漂浮式浮体进行场景分析并确定浮体间位移情况;基于六边形浮体结构以及所选择的电缆进行参数设置,确定输入参数变量范围;建立柔性电缆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出线缆随浮体运动时的曲率以及高度差变化;提出一种跨接缆预留长度与跨接位置计算方法,通过判断是否符合最小弯曲半径和最大高度差要求,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最优范围,并使用最小势能原理从最优范围里求解出跨接缆长度与接入位置的最优解;对最优解进行验证。本发明可确保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疲劳失效现象,当运行工况与浮体结构改变时,也可按照此方法进行电缆连接方案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