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液、防倒吸气体采样用吸收瓶

    公开(公告)号:CN112485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51710.3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冲液、防倒吸气体采样用吸收瓶,包括:吸收瓶瓶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与吸收瓶瓶体的进气端连接,吸收瓶瓶体内装有吸收液,出气管与吸收瓶瓶体的出气端连接,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吸收瓶瓶体内,经过吸收瓶瓶体内的吸收液吸收后通过出气管抽出,在出气管端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为单球型缓冲管、双球型缓冲管、多球型缓冲管或冷凝管,在气体采样抽气泵从出气管抽气时,流量调节阀管道内气流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导致吸收瓶里的吸收液出现冲液现象起到缓冲作用,吸出的吸收液在压力作用下在球型缓冲管内回旋存储,在冷凝管内冷凝存储,避免吸收液被吸入至流量计中,腐蚀流量计,避免实验测量结果产生偏差。

    一种菌株的智能化管理装置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7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42094.4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株的智能化管理装置与控制方法,包括装置仓,所述装置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装置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且位于放置板的顶部处均垂直固定有挡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面开设有数量为多个的让位槽,所述放置板的顶面放置有数量为多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底部的培养皿,多个所述培养皿分别贯穿多个让位槽。该菌株的智能化管理装置与控制方法,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的作用下,对装置仓内部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提高菌株的存活率,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对培养皿内部的营养液感应,便捷的对培养皿内部填充营养液,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板和支撑板之间的贴合,对密封板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一种菌株试剂出入库信息审批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15689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40319.2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剂审批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菌株试剂出入库信息审批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信息化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管理处罚和监督措施为基准,改正检验科现存的管理松散风气,提高管理人员自身意识的同时规范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形成严谨、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试剂管理审批流程的稳定性、准确性。该菌株试剂出入库信息审批流程,通过加强试剂入库、出库以及审批时的智能信息化录入,可降低管理时间和管理成本的同时降低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强化管理质量,通过数字化进行风险管控,旨在提升审批结果质量与服务品质、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和效益、减轻检验人员工作强度。

    一种菌株试剂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91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1125.6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株试剂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菌株信息录入模块、菌株信息字段管理模块、基础数据表管理模块、检索模块以及使用记录模块,其中,所述系统登录模块用于核对用户的账号和密码;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账号,开放与所述账号相应的权限;所述菌株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菌株信息;所述菌株信息字段管理模块用于维护菌株信息;所述基础数据表管理模块用于利用菌株试剂信息数据表分类保存菌株信息;所述检索模块用于调取菌株信息;所述使用记录模块用于保存系统使用记录。

    一种室内空气TVOC含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525659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608194.1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空气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TVOC含量检测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方,且上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天线,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下壳体之间安装有伸缩筒,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端与缓冲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连接杆和缓冲块等结构构成减震防护组件,可在装置发生掉落或磕碰时,能够有效的对电路板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大大减小电路板受到的振动冲击,进而保护电路板,避免了传感元件失灵损坏,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