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8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66332.2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G01N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特点是先在入射杆上朝向透射杆的一端端面以及透射杆上朝向入射杆的一端端面分别固定设置被测试件,并在两个被测试件之间夹装压力球,然后在入射杆上粘贴第一应变片,在透射杆上粘贴第二应变片,并将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分别与超动态应变仪电连接,再撞击杆撞击入射杆,使得两个被测试件与压力球相互挤压形成压坑过程,最终通过处理后得到被测试件的压入力和压入位移的时程曲线;优点是通过该实验方法来测量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避免了传统方法在压头与压杆联接处的阻抗失配现象以及动态加载时入射杆-压头联接处局部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故其测量精度高,实验的压入速度最高可达30m/s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30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366332.2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G01N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动态压痕实验方法,特点是先在入射杆上朝向透射杆的一端端面以及透射杆上朝向入射杆的一端端面分别固定设置被测试件,并在两个被测试件之间夹装压力球,然后在入射杆上粘贴第一应变片,在透射杆上粘贴第二应变片,并将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分别与超动态应变仪电连接,再撞击杆撞击入射杆,使得两个被测试件与压力球相互挤压形成压坑过程,最终通过处理后得到被测试件的压入力和压入位移的时程曲线;优点是通过该实验方法来测量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避免了传统方法在压头与压杆联接处的阻抗失配现象以及动态加载时入射杆-压头联接处局部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故其测量精度高,实验的压入速度最高可达30m/s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2903630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498998.9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G01N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材料动态压痕实验装置,包括撞击杆、超动态应变仪、数字示波器、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满足一维应力波条件的入射杆、透射杆,入射杆上粘贴有第一应变片,透射杆上粘贴有第二应变片,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分别与超动态应变仪电连接,特点是入射杆上朝向透射杆的一端端面以及透射杆上朝向入射杆的一端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被测试件,两个被测试件之间夹有压力球;优点是通过该实验装置来测量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其测量精度高;且由于压力球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被测试件,实现了通过单次测试完成二次单侧压入实验的平均,而且整个实验装置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1817228U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20564802.2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救援工具,包括丝杆、支撑头、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摇杆,摇杆与丝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轴接在底座上,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上端轴接在支撑头上,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第四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轴相轴接,特点是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轴,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三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轴接,第二连接轴与丝杆螺接,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开合装置;优点是由于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开合装置,松开锁扣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便可迅速压下支撑杆,使千斤顶快速复位,提高了千斤顶的工作效率;且本救援工具可用于不同的救援场合,而且体型小巧,使用携带方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