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02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91420.X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多效沉降室的颗粒床过滤除尘器,属于高温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过滤床以及多效沉降室,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含尘气进气管,下端连接有灰斗,所述多效沉降室的进口与所述含尘气进气管连通,所述多效沉降室的出口与所述灰斗连通,所述多效沉降室内设置有若干惯性分离板,所述含尘气进气管内设置有粉尘荷电区,所述多效沉降室和所述灰斗的连通处设置有电除尘区。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粉尘荷电区对粉尘进行了荷电,增强了过滤床过滤,惯性分离板与电除尘区联合作用显著减小了进入各过滤床的粉尘浓度;电除尘区高效去除最下层过滤床反吹清灰出来的高浓度粉尘,解决了粉尘在下部各过滤床间来回重复过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1729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710754057.4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IPC: B03C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静电强化过滤除尘装置,其包括壳体及自上而下依次设于壳体内的滤料颗粒层和布风装置,壳体上设有位于滤料颗粒层上方的含尘气进气口和含尘反吹气出气口、位于布风装置下方的干净气出气口和干净反吹气进气口,滤料颗粒层中竖直设有接地的金属集尘板,金属集尘板分隔滤料颗粒层为多个子滤料颗粒层,子滤料颗粒层中心位置上竖直插有与高压电源连接的金属电极棒,子滤料颗粒层置于由插设的金属电极棒和对应的金属集尘板所形成的电场中;金属集尘板的正上方竖直设有接地的金属荷电极板,金属电极棒的正上方竖直设有与高压电源连接的电晕放电极,使滤料颗粒层的正上方区域形成电晕荷电区;优点是过滤除尘效率高,清灰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75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710251310.4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主颗粒床过滤除尘器和次颗粒床过滤除尘器、含尘气总管、干净气总管和反吹气总管,含尘气总管向主颗粒床过滤除尘器中输送含尘气,干净气总管输出主颗粒床过滤除尘器过滤后的干净气,主颗粒床过滤除尘器的底部设有主灰斗,反吹气总管向主颗粒床过滤除尘器中输送反吹气,次颗粒床过滤除尘器上设有连通其与主灰斗的上部的含尘气引入管,含尘气引入管向次颗粒床过滤除尘器中输送含细粉尘气,干净气总管输出次颗粒床过滤除尘器过滤后的干净气,反吹气总管向次颗粒床过滤除尘器中输送反吹气,次颗粒床过滤除尘器的底部设有次灰斗;优点是能够高效可靠地除去难以沉降的细粉尘。
-
公开(公告)号:CN10623775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610752065.0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除尘催化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及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外壳体的内腔中的至少一层颗粒床过滤催化器,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含尘气进口,外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粉尘排出口,每层颗粒床过滤催化器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催化单元,每个过滤催化单元具有含尘气通气口和净气通气口,过滤催化单元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含尘气室、上颗粒过滤层、下颗粒过滤层、稳流层、催化剂层、净气室组成,含尘气通气口设置于含尘气室上,净气通气口设置于净气室上;优点是在不改变现有颗粒床除尘器的合理结构的前提下,能够在有效除尘的同时采用低阻高活性整体式催化剂催化去除焦油汽或有机废气或NOx等有害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8954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56027.9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旋流煤粉燃烧和增强型烟气再循环的高效低NOx链条炉,借助于减少炉排区层燃份额、于左右侧墙布置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和燃尽风以及构建增强型烟气再循环(即分别从炉排下部一次风室、前后拱二次风和旋流燃烧器引入烟气再循环),形成包含层燃水平分级和悬浮燃烧立体分级的深度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条件以及增强型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条件,达到显著抑制NOx生成效果;增设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提升了悬浮燃烧区的燃烧份额、烟温水平和热风利用率,达到减少排烟损失和提高飞灰燃尽的效果,加之炉排层燃区烟风合理分配和燃烧份额减少有助于提升炉渣燃尽率,从而实现显著提升锅炉热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544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711320469.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B01J23/888 , B01J37/02 , B01J37/03 , B01J37/08 , C01B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36 , B01J23/888 , B01J37/0201 , B01J37/08 , C01B3/326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Ni-B-La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Ni-B-La催化剂包括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助剂和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为Ni,其重量为Ni-B-La催化剂的总重量的5~20%;催化剂助剂为La2O3、WO3、SnO2、K2O和B2O3,La2O3的重量为Ni-B-La催化剂的总重量的5~15%,WO3的重量为Ni-B-La催化剂的总重量的1~5%,SnO2的重量为Ni-B-La催化剂的总重量的0.5~2%,K2O的重量为Ni-B-La催化剂的总重量的0.1~0.5%,B2O3的重量为Ni-B-La催化剂的总重量的0.5~3%;催化剂载体为Al2O3,其重量为余量;优点是该Ni-B-La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成熟可靠、易操作,所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抗烧结和抗积碳性能好、稳定性强、反应活性高、寿命长、生物油的转化率高、氢气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81244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75524.7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504 , B01D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尾气洗涤装置,其包括洗涤塔体,自下而上设有船舶尾气进气口、蒸发冷却区、第一和第二洗涤区及船舶尾气出气口,蒸发冷却区与第一洗涤区之间设有第一通气阻液器,第一洗涤区与第二洗涤区之间设有第二通气阻液器,蒸发冷却区配有独立的冷却液循环系统,第一洗涤区连接有第一碱液循环系统,第一洗涤区利用第一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对船舶尾气进行第一次洗涤,第二洗涤区连接有第二碱液循环系统,第二洗涤区利用第二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对船舶尾气进行第二次洗涤,第一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的浓度与第二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的浓度不相同;优点是其能够对船舶尾气进行梯级洗涤,脱硫除微粒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422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91264.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其顶部设有含尘气进口、底部设有粉尘排出口、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层颗粒床过滤器、内部设有反吹气沉降室,外壳体的内壁与颗粒床过滤器的外周之间的间隙作为气流室,反吹气沉降室自最低层向上贯穿至少两层颗粒床过滤器,反吹气沉降室与粉尘排出口连通,未被反吹气沉降室贯穿的颗粒床过滤器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被反吹气沉降室贯穿的颗粒床过滤器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单元且分布于反吹气沉降室的两侧,气流室、反吹气沉降室与含尘气通气口连通,反吹气沉降室内在含尘气通气口处设置有与竖直方向成10度~45度角的第一惯性分离导流板;优点是能够使反吹气向下流动,有效确保粉尘沉降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597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436563.0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转炉炉气的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收集炼钢转炉炉气的炉气收集活动烟罩,与炉气收集活动烟罩连通的汽化冷却烟道及与汽化冷却烟道的出口连通的第一炉气处理系统和第二炉气处理系统,第二炉气处理系统的入气端设置有燃尽室,该处理方法保证第一炉气处理系统只在吹炼中期开通,第二炉气处理系统在吹炼初期、吹炼后期和非吹炼期开通,优点是可保证第二炉气处理系统处于燃尽室后的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远低于可爆下限,第一炉气处理系统的一次烟气中的氧浓度低于2%,第一炉气处理系统和第二炉气处理系统均无爆炸隐患,并能高效回收煤气及炉气余热,且采用全干法除尘和冷却,不耗水。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26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572984.2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转炉炉气的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炉气收集罩、汽化冷却烟道、引风机、第一切换站、煤气柜和放散烟囱,引风机、煤气柜、放散烟囱分别与第一切换站连通,特点是汽化冷却烟道与引风机之间通过第二切换站设置有低含氧炉气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和高含氧炉气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汽化冷却烟道的进气端设置有气体成分检测仪;优点是确保了炉气余热的利用以及炉气中煤气的回收;同时也消除了本系统的爆炸隐患;而且将这两个系统相互分开,避免了这两个系统中炉气温度急冷急热的周期性变化,延长了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