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虎斑乌贼长途运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5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17549.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格虎斑乌贼长途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将需要打包运输的虎斑乌贼提前捕捞暂养,并禁食处理;打包处理:将暂养的虎斑乌贼不离水装入打包袋中,根据虎斑乌贼苗种大小、运输时长和打包袋容量确定装入每个打包袋的虎斑乌贼数量,打包袋充氧密闭;运输:将打包袋置于泡沫箱中运输;入池培养:打开打包袋,将虎斑乌贼带水转移至养殖池。本发明通过研究虎斑乌贼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运输过程中的最适装袋密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运输水体氧气消耗、水质恶化导致乌贼喷墨的现象发生,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可以保障大规格虎斑乌贼运输时间连续11‑14小时,运输成活率达93%以上,满足虎斑乌贼大规模长途运输的需求。

    一种斜生栅藻高密度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52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656523.4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生栅藻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KNO3200‑300mg/L;KH2PO4 3.5‑7.0mg/L;FeCl3 1.0‑1.5mg/L;NaHCO3 0.12‑0.17g/L;Na2EDTA 10mg/L;MnSO4 0.25mg/L。最适宜的光照强度70~100μmol/(m2·s),适宜温度为25℃。本发明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培养斜生栅藻时具有生长速率快、细胞密度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管角螺的工厂化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41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56492.5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角螺的工厂化育苗方法,采集健壮、肥满、较大、较重的亲螺,用圆形网袋加塑料筐在浙江沿海海湾中暂养待产,自然繁殖得到卵荚,卵荚放置于浮在孵化池的塑料筛筐中,在适宜水温、盐度、pH、卵荚密度下孵化30~60 d,前20 d孵化时需遮阳,接着2~3 d孵化池阳光直射,然后孵化池再遮阳,可以提高孵化率,孵化率约为90%,同时孵化的稚螺降低死亡率,稚螺移入池底与池壁长满底栖硅藻的培育池中培育,在适宜水温、盐度、pH、稚螺密度、投喂带壳缢蛏肉、换水、翻池等条件下,培育20多日,就可以出苗,育成率达80%以上,这样可以大量培育出稚螺,有利于自然放养,恢复管角螺资源。

    一种拟目乌贼生长前期的配合饲料

    公开(公告)号:CN10464277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30687.8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目乌贼生长前期的配合饲料,其原料组份如下:白鱼粉42.0kg、豆粕22.0kg、磷虾粉5.0kg、糊精5.4kg、α-淀粉12.0kg,鱼油4.1kg、大豆卵磷脂2.0kg、明胶5.0kg、氯化胆碱0.5kg、磷酸二氢钙0.5kg、复合维生素1.0kg、复合矿物质0.5kg,解决了目前人工养殖拟目乌贼无专门的配合饲料,尤其是拟目乌贼生长前期,须投喂糠虾、小虾、冰冻小杂鱼的问题,养殖成本高,小杂鱼等沉积多,对水体污染程度高的问题,提高了拟目乌贼的成活率,成活率达67%以上。

    一种用于培养管角螺的配合饲料

    公开(公告)号:CN102100319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008960.9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蒋霞敏 姜小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培养管角螺的配合饲料,以а-淀粉、去皮豆粕、花生饼、国产红鱼粉、白鱼粉、糊精、鱼油、豆油、明胶、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和诱食剂为原料,经包括混合、搅拌和造粒制得的颗粒饲料,该颗粒饲料营养成份搭配合理,管角螺生长较好,利于管角螺生长,该颗粒饲料对管角螺诱食效果较好,保形时间较长,适口性也较好,适合管角螺摄食,单用该配合饲料成活率在90%以上,这样该颗粒饲料就可以代替缢蛏、蓝蛤、杂色蛤和杂鱼等天然饵料,降低了养殖管角螺的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管角螺的经济效率。

    一种室内培育三疣梭子蟹软壳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178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09991.8

    申请日:2010-10-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培育三疣梭子蟹软壳蟹的方法,包括养殖池构建、养殖筐制备、养殖筐搁置、待制备蟹放养、养殖管理和软壳蟹采集步骤,通过养殖池中设有水平搁架,可以使养殖筐内水、气交换较佳,与自然环境相似,同时养殖筐内污垢降低,有利于筐内三疣梭子蟹生长,减少病害,养殖筐内设有盛有泥沙的隐蔽室,让三疣梭子蟹具有自然栖息之处,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生长,降低外界对其生长的干扰,提高了成活率,每个养殖框内单养培育软壳蟹,避免了个体之间互相残杀现象,培育过程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成活率较高,养殖效益较好的室内培育三疣梭子蟹软壳蟹的方法。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02548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66746.2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疣梭子蟹的繁殖方法,其适宜的繁殖(产卵与孵化)水温为20℃~22℃,其胚胎发育期按顺序包括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和膜内蚤状幼体期,在膜内蚤状幼体期时给予休克处理,休克的水温与适宜的繁殖水温的温差为±12℃~22℃,休克的时间为0.5min~20min;经过休克处理后使繁殖与培育后获得的雌仔蟹的比率达到57%以上,尤其是经过冷休克的处理,繁殖与培育后雌仔蟹的比率达到65%以上,这样就提高了人工繁殖三疣梭子蟹和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经济效益。

    一种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2906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61726.7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蒋霞敏 王春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亲体培育;(2)捞取群浮的异沙蚕体;(3)孵化产卵及幼体培育;(4)用冲砂赶苗的方法出苗;特点是在步骤(1)中采用调节光照诱导和动物代用饵料强化的方法进行亲体促熟,在步骤(3)中的幼体培育阶段从第4刚节疣足幼虫期开始在培育池中铺设厚度为1~2cm的80~100目的经煮沸消毒后的细沙,并增投代用饵料,优点在于可以将双齿围沙蚕亲体成活率达提高到85%以上,将同步成熟率提高到35%以上,将双齿围沙蚕幼苗的伤残率减少到5%以下,并避免因单细胞藻培育量的不足而制约双齿围沙蚕幼苗的养殖,从而为双齿围沙蚕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幼苗。

    一种斜生栅藻高密度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5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56523.4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生栅藻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KNO3200-300mg/L;KH2PO4 3.5-7.0mg/L;FeCl3 1.0-1.5mg/L;NaHCO3 0.12-0.17g/L;Na2EDTA 10mg/L;MnSO 40.25mg/L。最适宜的光照强度70~100μmol/(m2·s),适宜温度为25℃。本发明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培养斜生栅藻时具有生长速率快、细胞密度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拟目乌贼人工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9924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452053.8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目乌贼人工育苗的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亲体培育:挑选体形完整,无伤害的亲体送入暂养水泥池暂养,并投喂冰鲜小杂鱼,日投饵2次,投喂量为拟目乌贼重量的2%~5%;(2)人工繁殖:在暂养水泥池中放置附卵器,雌雄亲体进行交配产卵,然后转移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3)苗种培育:将孵化出膜的幼苗移到幼苗池中,前期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或桡足类,中期投喂桡足类、糠虾或南美白对虾幼体,后期投喂鲜活小杂鱼和小杂虾,当幼苗全长大于2cm,胴长大于1.2cm,胴宽大于0.9cm,体重大于0.3g时,幼苗培育完成,带水出苗,优点是成活率高,易于养殖,养成规格大,抗病力强,生长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