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7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40842.2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顶板设有回风口和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竖直安装部,且竖直安装部的其中一者作为加强安装部;壳体的侧板连接有支撑肋,支撑肋自下向上包括连接并位于安装结构下方的支撑部和向上延伸作为加强安装部的延伸部。该空调器包括电机和上述壳体组件,电机连接于壳体组件的安装结构。该壳体组件中的支撑肋能够同时提高安装结构及壳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且功能性强,能够确保电机及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3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093802.7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中框壳体,中框壳体的底端设有出风口;第一挡风件,第一挡风件活动连接至中框壳体的前端面以朝向靠近或远离出风口的方向移动;第二挡风件,第二挡风件活动连接至中框壳体的侧端面以朝向靠近出风口的方向伸出或回缩;其中,通过调节第一挡风件和/或第二挡风件相对出风口的位置以改变由出风口吹出的出风方向。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空调器中的起到挡风作用的挡风板为设置在面板前侧,使得尽管能够限制风从出风口朝向前侧方向的出风,但是,无法对空调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向出风进行限制,使得挡风效果不佳,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风叶压板及空调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0652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911122272.8

    申请日:2019-11-15

    Inventor: 李彬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叶压板及空调,风叶压板的外侧面设置接水槽,压板的外侧面还设置有引水槽,引水槽连通接水槽,用于将冷凝水引入接水盘。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接水槽和引水槽,使蒸发器形成的冷凝水先流入接水槽中,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引水槽中,减少冷凝水被风压吸进风道的风险,提升空调的性能及舒适性,增强用户体验。

    室内机出风机构和空调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9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55516.3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出风机构和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以解决难以实现前向挡风侧向出风的问题。室内机出风机构包括:导风板,与导风电机传动连接;挡风板,枢接于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且所述导风板传动连接于设置在内机本体的挡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导风板的面向所述出风口截面大部的一侧。该室内机出风机构可以实现前向挡风侧向出风。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3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093275.X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中框壳体,中框壳体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挡风帘,挡风帘的一端与导风板连接,另一端安装至中框壳体对应导风板打开出风口的打开侧;其中,当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挡风帘与导风板组成具有沿横向设置的侧出风口的风道,以使由出风口输出的气流通过侧出风口导出。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挡风帘与导风板在中框壳体中的功能相互独立,二者之间的协同配合较差,导致降低室内机的使用效率。

    一种空调内机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45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911058475.5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一种空调内机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内机安装结构,包括:内机挂板,所述内机挂板的挂板本体上设置有挂点;两个高度调节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挂板本体的两端,用于绕着所述挂点按照相反的方向调节所述挂板本体两端的高度,使所述内机挂板沿着所要求的方向分布。由于高度调节装置的调节精度远比人眼估计的精准,因而能够实现精准的方位调节,并且安装后可以实时进行微调,解决了现有的内机挂板以及内机的安装位置仅凭借经验无法得到精确且统一的判断并且在内机挂板固定安装后无法实时调整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