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1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72791.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蟹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用配料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配料罐,配料罐开设有配料腔和蓄水腔,配料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板,载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滑动穿设有驱动轴,配料罐的顶部开设有与配料腔连通的开口,驱动轴靠近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在开口内部的封闭板。本发明可对饲料和各类配料进行混合处理,可对混合结束的饲料和各类配料进行快速排出,工作性能高,可对装置内部混合的饲料和各类配料进行加热处理,配料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977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09220.8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2F9/00 , A01K63/04 , C02F1/28 , C02F1/78 , C02F1/32 , C02F1/52 , C02F7/00 , C02F1/0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鱼养殖用循环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灭菌组件,其包括箱体,箱体固接有进水管,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尾水沉淀物进行收集和排放的排污机构,排污机构顶部设置有用于尾水过滤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和排污机构之间设置有与箱体转动连接的搅拌刮离机构。本发明快速实现对养鱼养殖尾水的过滤操作,在过滤前采用曝气、添加凝絮剂、臭氧和紫外线灭菌的方式对尾水进行处理,实现了养鱼尾水的集中式快速处理,简化传统尾水处理流程,提高尾水净化处理效率;实现养鱼尾水的循环利用,同时采用曝气以及吸附方式提高水的水质和含氧量,便于进行循环使用;实现不停机更换,实现了尾水的连续净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842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32676.1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迟浩淼 , 丁淑荃 , 李西雷 , 金生振 , 沈培杰 , 张俊荣 , 余护 , 陈德贵 , 梁聪 , 付诗钦 , 许太军 , 刘小飞 , 王菲菲 , 蒋语 , 林怀志 , 江宁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自循环繁殖隔离盒。该繁殖隔离盒设置在鱼缸中,包括柱状盒体和与盒体适配的顶盖,盒体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孔,环绕顶盖圆周设置有漂浮腔,使繁殖隔离盒能够漂浮在鱼缸水面;还包括水提升装置,水提升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开放的空心管,以及设置在空心管管腔内的曝气石,空心管竖直设置且底端位于水面以下,空心管的顶端朝向顶盖表面弯折,曝气石设置在水面以下,曝气石曝气使空心管内水面上升并自空心管的顶端流出,顶盖上开设进水口用于接收来自空心管的水流。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卵生观赏鱼类鱼卵孵化和鱼苗生长的一体化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220694173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398532.2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迟浩淼 , 丁淑荃 , 李西雷 , 金生振 , 沈培杰 , 张俊荣 , 余护 , 陈德贵 , 梁聪 , 付诗钦 , 许太军 , 刘小飞 , 王菲菲 , 蒋语 , 林怀志 , 江宁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繁殖隔离盒。该繁殖隔离盒设置在鱼缸中,包括柱状盒体和与盒体适配的顶盖,盒体的底面开设有连通孔,环绕顶盖圆周设置有漂浮腔,使繁殖隔离盒能够漂浮在鱼缸水面;还包括水提升装置,水提升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开放的空心管,以及设置在空心管管腔内的曝气石,空心管竖直设置且底端位于水面以下,空心管的顶端朝向顶盖表面弯折,曝气石设置在水面以下,曝气石曝气使空心管内水面上升并自空心管的顶端流出,顶盖上开设进水口用于接收来自空心管的水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卵生观赏鱼类鱼卵孵化和鱼苗生长的一体化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222074245U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20433780.8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迟浩淼 , 丁淑荃 , 李西雷 , 金生振 , 汪祖军 , 沈培杰 , 张俊荣 , 余护 , 陈德贵 , 王菲菲 , 林怀志 , 蒋语 , 江宁江 , 刘小飞 , 许太军 , 蔡青 , 鲁晶晶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扣蟹养殖两用增氧装置。包括送水管、分水件和调节管,分水件套设在水管上并与水管连通,送水管在分水件两侧分别设置截止阀;分水件由中心主管和次级支管组成,若干个次级支管设置在中心主管相对的两侧,形成鱼骨状结构;调节管为空心管,空心管的管径与次级支管的管径适配,使得调节管能够与次级支管连接,调节管上还设置阀门,调节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喷水装置或纳米增氧管。本装置适用于中、浅水,并有高溶氧量需求的稻田套养环境,可以进行注水和增氧的双重调节,达到注水/充气增氧的灵活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20777100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519517.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泉流水底层鱼的捕捞装置。包括伞形骨架、渔网和纱网,所述渔网设置在所述伞形骨架上,渔网上设置进口,所述纱网连接所述伞形骨架的张开末端,形成封闭所述伞形骨架的底面;所述纱网中心还连接网袋,所述网袋的底端与伞形骨架的收束端通过固定绳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置整体呈伞形,内部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装置底部平整方便装置倒扣在水底,保持固定,由于贴地放置,底层鱼容易通过底部开口进入装置内部从而被捕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