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设备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36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08366.3

    申请日:2022-11-10

    Inventor: 韩春光 裴静 刘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设备及其系统,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诊断主体和调节组件,所述诊断主体内部上方设置有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内部设置有扫描主体,所述诊断主体正面下方设置有安置床。本发明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不仅能够对扫描仪部位进行防护,并在防护的同时还能够给对扫面议的表面进行清洁,提升扫描仪精度;另外,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同一院际内部不同医疗平台及不同医院间医疗信息间的联通和整合,便于医疗信息互通并方便开展院内外的会诊;同时,该系统的人工智能辅助模块可基于多层次的临床数据进行人工智能诊断,从而有效的辅助医生的诊疗决策,达到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效率和诊疗规范性的效果。

    一种改良型颅底凹陷并发寰枢椎脱位的后路复位固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35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46393.0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颅底凹陷并发寰枢椎脱位的后路复位固定系统,包括枕骨板、连接棒和锁付组件,所述枕骨板用于与枕骨连接,所述连接棒用于与枢椎连接,所述枕骨板与所述连接棒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锁付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棒上,在所述枕骨板和所述连接棒调节至预设角度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枕骨板和连接棒,枕骨板与枕骨连接,连接棒与枢椎连接,枕骨板与连接棒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枕骨板与连接板的相对转动调节枕骨板和连接棒之间的角度,使寰枢椎脱位复位到理想的状态,实现了枕骨板和连接棒之间角度的调节和固定的状态切换,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实现了枕骨板和连接棒之间的角度的灵活调节。

    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25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52643.1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互搭接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而相互贴合滑动以调节左固定件的外端和右固定件的外端之间的长度;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在固定件的开孔位置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75°‑80°,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对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厚凸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能够通过穿过固定孔的固定螺钉连接寰椎的两侧侧块,进而通过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滑动收缩将骨折的部位拉紧,使得骨折部位能够恢复并维持对合关系,达到治疗目的。

    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21560618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501059.0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互搭接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而相互贴合滑动以调节左固定件的外端和右固定件的外端之间的长度;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在固定件的开孔位置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75°‑80°,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外端对应所述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厚凸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能够通过穿过固定孔的固定螺钉连接寰椎的两侧侧块,进而通过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滑动收缩将骨折的部位拉紧,使得骨折部位能够恢复并维持对合关系,达到治疗目的。

    一种骨科手术机器人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54843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0356063.6

    申请日:2021-0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手术机器人支撑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和连接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万向接头与所述支撑杆垂直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弯折形成对接头。在对患者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时,需要使用头架对患者的头颈进行固定,以利于颈椎后路手术的实施。设置的基座能够与颈椎后路手术中使用的头架连接,使得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需要的患者示踪器能够有效的固定在患者颈椎附近并能与患者颈椎保持相对静止。通过万向接头能够调节患者示踪器的方位,便于手术操作。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3436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792448.6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以提高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不同时期对伤口内的渗液引流作用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伸入伤口内,引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连接有真空负压引流瓶,第二支管连接有负压引流球,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配设有可拆卸的夹闭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