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084699.9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缬氨酸的重组微生物的构建方法,通过向微生物中导入NADH依赖型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基因和NADH依赖型氨基酸脱氢酶基因,使得乙酰羟基还原异构酶和氨基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强,并敲除出发微生物内源性的酶基因;本发明通过调控缬氨酸竞争代谢结合还原力平衡的L‑缬氨酸合成路径,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且可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56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0460035.9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增强L‑缬氨酸发酵菌株的氨基酸脱氢酶活性,和/或激活恩特纳‑杜德洛夫代谢(Entner‑Doudoroff,ED)途径,解决了L‑缬氨酸发酵过程中的还原力不平衡的问题,从而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并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466347.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缬氨酸的重组微生物的构建方法,通过引入氨基酸脱氢酶基因,和/或激活转氢酶、和/或NAD激酶的活性,以增加细胞NADPH还原力,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并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84699.9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缬氨酸的重组微生物的构建方法,通过向微生物中导入NADH依赖型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基因和NADH依赖型氨基酸脱氢酶基因,使得乙酰羟基还原异构酶和氨基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强,并敲除出发微生物内源性的酶基因;本发明通过调控缬氨酸竞争代谢结合还原力平衡的L‑缬氨酸合成路径,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且可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401422.5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缬氨酸的重组微生物的构建方法,通过向微生物中导入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基因和/或氨基酸脱氢酶基因,同时增强乙酰羟基还原异构酶和氨基酸脱氢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且可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466347.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缬氨酸的重组微生物的构建方法,通过引入氨基酸脱氢酶基因,和/或激活转氢酶、和/或NAD激酶的活性,以增加细胞NADPH还原力,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并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17485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243105.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在发酵生产L-丙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丙氨酸脱氢酶突变体是将丙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的第327位的赖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后得到的蛋白质。本发明基于代谢驯化的筛选技术获得活性显著提高的丙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并将其用于L-丙氨酸工程菌株的构建和L-丙氨酸的高效发酵。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菌株的L-丙氨酸产量和L-丙氨酸脱氢酶的酶活性均大大提高,相对于表达野生型丙氨酸脱氢酶的菌株提高了88.2%,可以有效改善L-丙氨酸工程菌株的发酵能力和L-丙氨酸的产量,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401422.5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L‑缬氨酸的重组微生物的构建方法,通过向微生物中导入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基因和/或氨基酸脱氢酶基因,同时增强乙酰羟基还原异构酶和氨基酸脱氢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生产L‑缬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且可实现一步法厌氧发酵L‑缬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090554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68291.2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丙氨酸的生物发酵方法。本发明保护一种生产L‑丙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种子培养基培养L‑丙氨酸菌株,所述种子培养基中采用酵母浸粉和硫酸铵作为氮源。本发明通过优化种子培养阶段的发酵工艺,提高种子的活力,进而有效提高了L‑丙氨酸的生产强度,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原料成本。通过优化种子培养阶段的发酵工艺,包括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模式,提高了L‑丙氨酸的生产强度,降低了生物制备L‑丙氨酸的生产成本,有利于L‑丙氨酸的生物法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2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41207.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21 , C12N9/04 , C12N9/10 , C12N9/88 , C12N9/06 , C12N9/16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55 , C12P7/4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遗传改造的具有或具有增强的NADH依赖型乙酰羟基酸还原异构酶的产泛解酸菌株、产生其的方法、使用其生产D‑泛解酸的方法以及其在生产D‑泛解酸中的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