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测数据的台区分层分相识别方法、系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37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26487.4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量测数据的台区分层分相识别方法、系统、设备。该方案首先根据各个计量表的档案信息确定其类型。接着根据每次上传的量测数据提取各个计量表的时序特征,并根据全天内多次上传的所有量测数据提取对应的统计特征。然后分别根据时序特征和统计特征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和局部敏感哈希算法完成了特征识别,并生成能够表征每个量测开关和电能表的相序和从属关系的标签关系表。最后结合不同方法确定的两种标签关系表确定各个量测开关和电能表的真实属性,进而完成台区计量表的拓扑关系识别任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台区计量表分层分相依赖人工,因而效率较低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一种拉杆隐藏式无动力平板车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7436.9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隐藏式无动力平板车。该平板车包括:车身平板、车轮、拉杆,滑轨、活动板和铰接件。其中,滑轨安装在车身平板的底面上,滑轨的延伸方向与平板车的运动方向平行,并从车身平板中安装拉杆一侧的边缘处向另一侧延伸。活动板安装在滑轨上,并可沿滑轨的延伸方向自由滑动。铰接件用于连接活动板和拉杆;进而使得拉杆可沿着铰接件的转轴相对活动板转动。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平板车可在拉杆展开状态和拉杆折叠状态间自由切换。在车辆的拉杆折叠状态下,可伸缩的拉杆会完全隐藏在车身平板下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平板车结构设计不合理,平板车拉杆不能灵活收纳,难以在狭小空间内使用等问题。

    分布式发电节点功率分配因子的生成方法及并网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70292.3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发电节点功率分配因子的生成方法,以及一种台区内分布式发电节点的并网调控方法和系统。功率分配因子生成阶段首先优选出影响各节点并网功率的指标项,然后利用有序图法计算出各个指标项的影响度;接着对每个节点的各个指标项进行量化或赋值得到对应的标准化值,最后利用影响度对各个指标项的标准化值进行加权,得到节点的功率分配因子。在并网调控过程中,则进一步将功率分配因子作为权重,将待分配的功率总额按权重分配到各个节点。本发明的方案全面考虑台区的所有因素,使得调控策略兼具公平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调峰和需求侧响应的需求,助力大电网功率调节和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的提升。

    一种基于STIRPAT模型的碳峰值预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07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14116.8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TIRPAT模型的碳峰值预测方法、系统和装置。该预测方法用于预测目标区域在未来数年的碳排放情况,得到地区碳达峰的年限和对应的碳峰值;S1:基于STIRPAT基础模型构建以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影响因子的碳排放预测模型。S2:获取不同区域对应的包含各影响因子以及年份的历史数据集。S3:对各个区域的碳排放预测模型进行岭回归。S4:制订符合各区域发展规划的排放情景;S5:基于设定的排放情景对各个区域未来数年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并输出预测出的达峰年份和区域碳峰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各类碳峰值预测模型无法兼顾不同地区对经济发展的合理诉求的问题。

    分布式发电节点功率分配因子的生成方法及并网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670292.3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发电节点功率分配因子的生成方法,以及一种台区内分布式发电节点的并网调控方法和系统。功率分配因子生成阶段首先优选出影响各节点并网功率的指标项,然后利用有序图法计算出各个指标项的影响度;接着对每个节点的各个指标项进行量化或赋值得到对应的标准化值,最后利用影响度对各个指标项的标准化值进行加权,得到节点的功率分配因子。在并网调控过程中,则进一步将功率分配因子作为权重,将待分配的功率总额按权重分配到各个节点。本发明的方案全面考虑台区的所有因素,使得调控策略兼具公平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调峰和需求侧响应的需求,助力大电网功率调节和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的提升。

    削峰需求响应下的空调调控方法及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0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79125.X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削峰需求响应下的空调调控方法及调控系统。本发明通过在用户侧加装空调柔控终端、负荷监测终端,实现在用户侧对空调机组进行智能化、信息化集中管理;并通过在主站侧建立调控平台,根据削峰需求响应的用户接入调控前届时情况生成相应的负荷控制策略,进而通过对应的已激活柔控终端进行自适应的负荷控制,避免了用户侧与主站侧频繁信息交互,降低了主站的信息冗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主要用户为空调机组的台区在进行削峰需求响应时存在主站处理负载高、主站与用户端之间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