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炉的电缆安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49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2988.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工业炉的电缆安装设备,包括绕点对接执行组件和定位端安装组件,所述绕点对接执行组件用于将电缆接头端绕送至炉体壁板内槽固定端,绕送完成后,所述定位端安装组件通过将电缆接口端传动至所述绕点对接执行组件所处点位;绕点对接执行组件和定位端安装组件均到达炉体壁板内槽位置后,通过接头插设面适应修正部和接头对插倾角适应修正部校准定位端安装组件移动过程中因壁板内槽非平面引导路径造成对接角度误差,进而在位于定位端安装组件内侧的电缆接口端受引导路径影响后,即使处于任一装配角度,均可在适应调试后与电缆接头端平行,使电缆可于炉体壁板内槽的限制空间内完成对接安装。

    基于激光雷达精准测速的冶金高速连轧智能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13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362798.9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激光雷达精准测速的冶金高速连轧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相干激光雷达精准测速系统、垂直目标物体方向的光学采集系统、与目标物体方向水平的光学采集系统以及与目标物体呈45°角的光学采集系统,三个所述光学采集系统分别通过光纤连接有激光器,对三路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本发明将激光雷达精准测速系统实时测得的轧件行进速度信息反馈至轧制机的控制系统,精确匹配轧件行进速度与轧机的轧入速度,将轧件张力控制在0状态,从而实现连轧工艺中轧机控制的精细化,实现连轧张力智能控制,达到精准控制,解决高速线材生产过程中对轧材速度无法精准连续测量,导致轧材轧制过程中存在张力,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等行业共性难题。

    一种用于工业炉的光电组合电缆安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9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90620.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工业炉的光电组合电缆安装设备,包括内径接线穿引组件和爬伸传动机构,所述内径接线穿引组件设置有中间穿引通道穿引组件、回传归位组件、引导拐点形成驱动组件以及中间通道定位模块;在电磁锁止卡接件沿电缆推进弧度中点固定卡接之后,控制传输驱动件驱动可收缩推伸套环,因微转向连接件对可收缩推伸套环起到弯曲角度的限制作用,使可收缩推伸套环沿定向穿引动态限制器内侧逐步伸出后,可收缩推伸套环始终向电缆受电磁锁止卡接件固定的位置伸展推进,进而在无视野状态下将电缆沿隔热套管拐角自动穿出,充分适应于光电组合电缆于工业炉环境的安装。

    一种基于连续FT的多普勒激光测速反演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51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30327.8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FT的多普勒激光测速仪数据反演方法,属于激光多普勒速度测量领域,解决了相干多普勒激光测速数据处理时频谱分辨率固定,测速精度提升难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光路参数;2)获取数据;3)计算速度公式参数4)选择窗函数;5)自相关去噪;6)计算信噪比并判断;7)FFT变换;8)峰值频移粗估计;9)连续FT频谱细化;10)质心估计;11)数据整合计算速度;通过窗函数、自相关重数、细化参数和设定阈值的最优组合,解决了频谱细化和速度精度提升的问题。

    一种用于双光路系统中高温探测镜头清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72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47935.1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光路系统中高温探测镜头清理装置,包括清理件,清理件的中部安装有放置管,放置管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槽,放置管处于安装槽的中心,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清理管,清理管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两个位置相对的转动板,安装槽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启动块,安装槽表面第一启动块的斜对角处安装有第二启动块。本发明通过设有的第一启动块、第二启动块和转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对后续清理的装置的形状的要求,通过设有的折叠板以及第一螺纹柱能够快速的对内筒和外筒中开设的通孔内壁的遮挡杂质进行清除,能够更加快速的实现清理。

    一种针对于信息位固定情形的极化码穿刺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80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616893.0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李莉萍 宋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于信息位固定情形的极化码穿刺通信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极化码现有穿刺通信方法不适用于信息位固定情形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集合的标识设定;集合I和集合F的固定;信源穿刺集合的获取;码字穿刺集合的获取;极化码信息的传输;极化码信息的接收。本发明提出了针对信息位固定情形下更有效的极化码通信方法,有效改善了信息位固定的穿刺极化码的误码性能,使得穿刺极化码通信更加适用于实际的应用环境。

    一种基于视敏度曲线的本征色彩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92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82844.0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敏度曲线的本征色彩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红外相机所获得的目标辐射能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公式得到目标温度;将目标温度代入到普朗克(Planck)辐射定律公式,得到可见光范围内的辐射曲线;根据人眼对红、绿、蓝色光视敏曲线公式分别与普朗克(Planck)辐射定律公式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求定积分,得到红色分量、绿色分量和蓝色分量。本发明根据黑体辐射曲线反推出目标所对应的可见光区域内的亮度曲线,再结合人眼对色彩的敏感曲线进行积分计算,还原目标的本征色彩,避免色彩丢失或失真,进而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实现图像信息的高清化且提高了对图像信息的识别能力。

    一种基于穿刺极化码的信息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5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13829.7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穿刺极化码的信息通信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极化码穿刺仅能应用于高斯信道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数据信息的获取;穿刺极化码的构建;数据信息的传输;数据信息的接收。本发明能够对任何无记忆二进制对称信道进行穿刺构建,且构建方法能获得更好的信息位集合I,从而获得更低的误码率以及更高的传输效率。

    基于彩色和近红外双CCD的图像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53157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200310112645.6

    申请日:2003-12-12

    Abstract: 基于彩色和近红外双CCD的图像测温装置,其特征是采用带有高温护套的双光路高温光学镜头及两台CCD摄像机组成高温图像探头,两台CCD摄像机一台为高温彩色CCD摄像机、另一台为高温近红外CCD摄像机;该高温图像探头由位于炉壁外部的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开设在炉壁中的摄像孔中,由高温护套保护的双光路高温光学镜头置入在炉壁中。本发明可用于对炉膛内部工况进行监视、对加热件目标进行温度监测。还可通过进一步数据处理进而实现对炉内工况进行控制,以及对炉膛的燃烧控制,大大扩展工业电视的应用范围及功能。

    一种组合式电缆桥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9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95704.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缆桥架,包括过线桥组,所述过线桥组内侧设置有电缆铺设支撑组,所述过线桥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同步绕出执行件、电缆捆扎支件以及同步绕出执行组件;由外延伸传导横架拉伸带动电缆捆扎支件整体向外侧移动并延伸至过线通口槽端口位置,之后由单端握持操作盘拧转轴向拨动卡杆将外延伸传导横架内侧滑动填充滚轴逐个向内过线拦截架以及引出朝向延伸架内侧拨送,电缆捆扎支件受滑动填充滚轴的推进作用力带动过线桥组内侧电缆向过线通口槽外侧继续延伸,将电缆捆扎支件外侧支撑的电缆向过线通口槽外侧穿出,此时电缆由过线通口槽分出并保持限位,操作人员可快速选取电缆进行对接或穿绕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