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824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98857.8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农产品中残留吡虫啉的酶制剂及方法,所述酶制剂的组分包括:醇脱氢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木聚糖酶、过氧化氢酶、漆酶、多酚氧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方法的步骤为:将所述酶制剂直接添加到待处理农产品上,或者在待处理农产品的加工工艺中添加上述酶制剂。本发明的降解农产品中残留吡虫啉的酶制剂及其方法能够简单快速有效地去除农产品中的吡虫啉残留,不需要进行酶的失活处理,也不需要调节pH值,降解方法简单经济,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农产品中残留吡虫啉的去除率达到90-99%。
-
公开(公告)号:CN10743237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374880.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 C12P7/18 , C07K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漆酶降解棉籽蛋白中棉酚的方法,包括将漆酶水溶液及氧化辅助物(可选)喷洒到棉籽蛋白表面,漆酶水溶液和棉籽蛋白的质量比为1:5~5:1;漆酶水溶液和棉籽蛋白在20~40℃下保持10~30个小时,取出棉籽蛋白即可。本发明使用漆酶可以对棉籽蛋白中的结合棉酚和游离棉酚进行降解,降解生成的物质为环化棉酚,原有醛基消失。环化棉酚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从而减少棉粕饲料中抗生素和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不仅可以解毒,还可以降低抗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量,既简单又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4886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1302.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酶制剂及其提升发酵茶品质的方法,所述复合酶制剂的组分包括脂肪氧合酶、醇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所述提升发酵茶品质的方法为:在发酵茶的制茶阶段添加所述复合酶制剂,或者在所述发酵茶的成品茶叶上添加所述复合酶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酶制剂可在制茶过程中添加,亦可在成品茶叶中使用,不需要对原制茶工艺做出调整,也不需要另添加新的设备仪器,该方法不仅可以提升低品质茶叶的感官品质,还能丰富较高品质茶叶香气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334028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10294701.6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23K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氧化酶降解棉籽饼粕中棉酚的方法,包括将氧化酶水溶液及万分之一浓度双氧水喷洒到棉籽饼粕表面,氧化酶水溶液和棉籽饼粕的质量比为1:9~4:1;氧化酶水溶液和棉籽饼粕在20~40℃下保持10~30个小时,取出棉籽饼粕即可。本发明使用氧化酶可以对棉籽饼粕中的结合棉酚和游离棉酚进行降解,降解生成的物质为儿茶酚即邻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儿茶酚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从而减少棉粕饲料中抗生素和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不仅可以解毒,还可以降低抗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量,既简单又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88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6708.0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酶制剂在茶叶加工中提升绿茶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绿茶鲜叶用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将杀青后的绿茶摊凉后装入揉捻机,加入复合酶制剂,然后进行揉捻;加入的复合酶制剂与绿茶的质量比为:纤维素酶1‰~10‰,果胶酶0.5‰~5‰,漆酶2‰~10‰,植酸酶0.06‰~0.6‰,揉捻的时间为25~30分钟,调节pH值为4.5~6,温度为50~60℃;将揉捻后的绿茶烘干后炒干即可。本发明使用复合酶制剂处理后的茶叶泡出的茶汤液澄清度提高,苦涩味轻,色泽好,香气好;对茶叶的营养和口感影响较小,成品茶叶的口感与色泽与未用酶制剂处理的茶叶相差无几。安全性高,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55979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4524.3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12P17/18
Abstract: 一种白藜芦醇多聚体的制备方法,以白藜芦醇为原料,包括茶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和氧化反应以及分离、浓缩各单元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反应是向质量百分浓度4-8%的白藜芦醇溶液中加入酶活力≥10U/L的茶多酚氧化酶,使茶多酚氧化酶质量百分浓度≥5%,于35-55℃下搅拌反应25-135min。本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产物得率≥50%,纯度≥85%。本多聚体主要为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6929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20863.6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38/44 , A61P35/00 , A61K31/337 , A61K35/65 , A61K31/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酚氧化酶作为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述多酚氧化酶是茶多酚氧化酶、苹果多酚氧化酶、血浆铜蓝蛋白中的一种,茶多酚氧化酶、苹果多酚氧化酶和血浆铜蓝蛋白均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显著抑制宫颈癌、肝癌、肺癌、结肠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增殖及治疗实验性肿瘤的效果,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所述抗肿瘤药物含有最少一种所述多酚氧化酶,所述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包括宫颈癌、肝癌、肺癌、结肠癌、胃癌。
-
公开(公告)号:CN193599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96638.5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一种灵芝漆酶的清洁高效生产方法,以申请人自主选育的树舌灵芝ST为出发菌株,将其先接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制备种液,再将种液接种到同样的发酵培养基中于22~35℃培养3~8天,分离后得到漆酶制剂。发酵培养基由0.1~5%的玉米粉,1~7%的粮食麸皮、1~7%的花生饼粉和余量水组成。本方法生产的漆酶活力在9000U/L以上(愈创木酚法),该产量处于漆酶液态发酵生产法的国际领先水平。培养基为农副产品,无毒、廉价、无污染。本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产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3407.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供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生物催化为核心技术的新型能量供给装置及方法,运用对苯二酚,金属氧化物作为介孔材料及促进剂,在氧化酶的催化下合成过氧化氢,再利用过氧化氢酶对其进行分解以形成新型能源供应模式。同时借鉴了气步甲两级腔室结构所达到的增压效果,设计了脉冲式两级压力系统,以降低燃料室压力及系统节流的损失。该新型能源供应模式的构建,解决了原有的噪音、效率、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了科技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