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918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256094.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44 , F23G5/46 , F23J15/0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烟气分流处理减排二噁英的装置及减排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烟气分流单元和垃圾预热单元,烟气分流单元的分流出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挡板,该挡板将分流出气管的出口分隔为上烟气分流口和下烟气分流口,下烟气分流口与垃圾预热单元相连;本发明的方法为根据颗粒物的含量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处理,其中颗粒物含量小于20%烟气进行余热利用,其中颗粒物的含量大于80%的烟气与待焚烧的垃圾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待焚烧的垃圾对烟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吸附,使得垃圾焚烧后的烟气中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且烟气中的余热得到了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56113.6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焚烧烟气分流处理减排二噁英的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根据颗粒物的含量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处理,其中颗粒物含量较低的烟气进行余热利用,颗粒物的含量较高的烟气与待焚烧的垃圾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待焚烧的垃圾对烟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吸附。本发明通过垃圾预热单元对垃圾团块进行预热并吸收降低烟气中的二噁英,烟气换热单元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后的烟气中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且烟气中的余热得到了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42139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256093.2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联合脱硝、脱二噁英的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向焚烧得到的烟气中喷入NOX减排溶液,根据颗粒物的含量对减排后的烟气进行分流处理,其中颗粒物含量小于20%的烟气进行余热利用,在余热利用的过程中向烟气内喷入二噁英抑制剂溶液,颗粒物含量大于80%的烟气与待焚烧的垃圾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待焚烧的垃圾对烟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吸附,不仅有效降低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NOX和其它污染物的含量,还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更加环保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786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56290.4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降低烟气二噁英含量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减排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烟气分流单元与垃圾焚烧单元通过管道连通,烟气分流单元用于对垃圾焚烧单元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烟气分流单元的上烟气分流口与烟气换热单元相连,烟气分流单元的下烟气分流口与垃圾预热单元相连,垃圾预热单元对垃圾团块进行预热并吸收降低烟气中的二噁英,烟气换热单元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抑制剂加入单元包括高温段喷头、低温段喷头和抑制剂储存罐,高温段喷头和低温段喷头用于向烟气换热单元内喷入抑制剂溶液,不仅有效降低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和其它污染物的含量,且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更加环保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1238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21841.1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02 , G06F16/24 , G08G1/123 , H04L63/10 , H04L67/12 , H04L67/16 , H04L6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营车辆的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它包括应用服务器4和数据库,还包括iBeacon信标设备和服务入口软件,其中,iBeacon信标设备设置在运营车辆内部,iBeacon信标设备与服务入口软件连接,服务入口软件与应用服务器4连接,应用服务器4与数据库连接。服务入口软件为第三方公共平台,或者是自行开发的移动客户端软件,服务入口软件安装在用户移动设备上,服务入口软件能够发现周边的iBeacon信标设备,并读取iBeacon信标设备的ID,它能够使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车辆发现相关信息服务,同时能报告当前所在的车辆,应用服务器4可以根据用户所在的具体车辆提供个性化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77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256113.6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焚烧烟气分流处理减排二噁英的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根据颗粒物的含量对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处理,其中颗粒物含量较低的烟气进行余热利用,颗粒物的含量较高的烟气与待焚烧的垃圾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待焚烧的垃圾对烟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吸附。本发明通过垃圾预热单元对垃圾团块进行预热并吸收降低烟气中的二噁英,烟气换热单元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后的烟气中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且烟气中的余热得到了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4213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56093.2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联合脱硝、脱二噁英的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向焚烧得到的烟气中喷入NOX减排溶液,根据颗粒物的含量对减排后的烟气进行分流处理,其中颗粒物含量小于20%的烟气进行余热利用,在余热利用的过程中向烟气内喷入二噁英抑制剂溶液,颗粒物含量大于80%的烟气与待焚烧的垃圾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待焚烧的垃圾对烟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吸附,不仅有效降低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NOX和其它污染物的含量,还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更加环保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6171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256092.8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高温烟气预热垃圾协同减排二噁英系统及减排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垃圾焚烧单元、烟气分流单元、垃圾预热单元和烟气换热单元,烟气分流单元与垃圾焚烧单元通过管道连通,烟气分流单元用于对垃圾焚烧单元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烟气分流单元的上烟气分流口与烟气换热单元相连,烟气分流单元的下烟气分流口与垃圾预热单元相连,垃圾预热单元对垃圾团块进行预热并吸收降低烟气中的二噁英,烟气换热单元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和其它污染物的含量,还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更加环保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61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256297.6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焚烧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联合减排系统,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为:烟气分流单元与垃圾焚烧单元通过管道连通,NOX减排单元设置于烟气分流单元的850~950℃温度段,烟气分流单元用于对垃圾焚烧单元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烟气分流单元分别与烟气换热单元和垃圾预热单元相连,垃圾预热单元对垃圾团块进行预热并吸收降低烟气中的二噁英,烟气换热单元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抑制剂加入单元包括高温段喷头和低温段喷头,高温段喷头和低温段喷头用于向烟气换热单元内喷入抑制剂溶液,不仅有效降低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和其它污染物的含量,且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更加环保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535993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416385.3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焚烧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联合减排系统,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烟气分流单元与垃圾焚烧单元通过管道连通,NOX减排单元设置于烟气分流单元的850~950℃温度段,烟气分流单元用于对垃圾焚烧单元焚烧后的烟气进行分流,烟气分流单元分别与烟气换热单元和垃圾预热单元相连,垃圾预热单元对垃圾团块进行预热并吸收降低烟气中的二噁英,烟气换热单元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抑制剂加入单元包括高温段喷头和低温段喷头,高温段喷头和低温段喷头用于向烟气换热单元内喷入抑制剂溶液,不仅有效降低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和其它污染物的含量,且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垃圾焚烧更加环保节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