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13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5776.3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5/1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有机硅‑碳化铌耐高温重防腐涂料,该涂料为甲、乙两组分组成,甲组分以有机硅树脂、共溶剂、石墨烯粉、碳纳米纤维、石墨粉、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碳化硅、碳化铌、氮化硼、锌粉/铝粉、分散剂、消泡剂、防闪锈助剂以及催干剂组成,乙组分共溶剂和固化剂组成。按重量份数计,(1)本发明利用石墨烯粉、碳纤维粉末、氮化硼起到导电性及耐高温、耐腐蚀作用,且由于形成导电网络骨架,降低了铝粉的使用量;(2)碳化铌熔点高(3500℃)、硬度大、热导性能高、热化学稳定性强等优良性能,不溶于冷热盐酸、硫酸、硝酸,作为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防腐涂料的耐磨性、热震性以及耐腐蚀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1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9590.9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5/24 , C09D7/61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石墨烯基有机硅/环氧树脂复合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为甲、乙两组分组成,甲组分以有机硅/环氧树脂复合树脂、共溶剂、石墨烯粉、碳纳米管/纤维、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碳化硅、纳米碳化铌、纳米PTFE细粉、锌粉、铝粉、分散剂、消泡剂以及防闪锈助剂组成,乙组分共溶剂和固化剂组成。本发明利用导电石聚合物改性石墨烯粉、碳纳米纤维起到导电性及耐高温、耐腐蚀作用,且由于形成导电网络骨架,降低了锌粉/铝粉的使用量;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碳化硅、碳化铌能起到耐磨、耐高温、耐腐蚀作用,该新型耐高温/耐磨石墨烯基有机硅/环氧树脂复合重防腐涂料具有与金属基材结合力强、耐腐蚀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89774.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9D163/02 , C09D163/00 , C09D5/10 , C09D7/62 , C09D7/20 , C09D7/65 , C08G59/62 , C08G59/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改性石墨烯基环氧低锌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含有甲、乙两组分,甲组分含有环氧树脂、共溶剂、导电聚合物改性石墨烯粉、改性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改性超微磷铁粉、锌粉、料、改进剂、分散剂、消泡剂和防闪锈助剂,乙组分含有共溶剂和固化剂;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解决水泥行业中高温(温度为100‑180℃)酸性气体环境中生产线金属基材的长效耐温防腐等问题,提供一种导电聚合物改性石墨烯基环氧低锌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164273.X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氢化TiO2纳米管以及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将常温、常压下的表面氢化法用于制备掺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H‑TiO2NTs),用于负载MnO2,以提高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及水相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本发明首次在常温、产氧条件下,以稀硫酸、Zn、TiO2NTs为原料,成功制备H‑TiO2NTs,并以其为基体,电沉积负载MnO2。H‑TiO2NTs电导率增加,使得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优异。与传统氢气气氛、高温煅烧掺氢法相比,本方法的实验条件简单、高效、经济、环保,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8573648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1962088.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密闭反应器,属于反应器的技术领域,包括真空混合机构,真空混合机构包括外壳体和盖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反应筒,外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接口和第二进气接口,气泵通过管道连接有密封壳体,密封壳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和转轴上的叶轮,转轴上端设置有传动轴,以及传动轴上端等间距环绕分布的四个搅拌件,密封壳体的出气口位置设置有排气管道,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外壳体和反应筒之间空腔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层,有效的隔绝了热量的传递,提高了保温的效果,并且加速了反应筒内不同反应原料的混合,提高反应速率,操作简单,快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