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37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067727.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12N11/10 , C12N11/096 , C12N9/96 , C12N9/20 , C12P7/6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天然大分子自组装胶束的稳定剂、温敏性Pickering乳液、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在荷正电的天然大分子壳聚糖中加入脂肪酶与荷负电的天然大分子,利用阳离子天然大分子壳聚糖与阴离子天然大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自组装形成胶束,将脂肪酶负载于胶束内的疏水微区;以相变材料为油相,在高速均质作用下将自组装胶束二次组装到油‑水界面,构建温敏性Pickering乳液,应用于脂肪酶的界面催化;通过改变温度,诱导油相发生凝固‑溶解实现破乳,回收自组装胶束,提高脂肪酶的循环使用性能。本发明制备的温敏性乳液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催化活性较高,脂肪酶的循环稳定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18311.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疏水药物负载的应用,采用直链淀粉和Boc‑D‑苯丙氨酸进行反应合成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再通过纳米沉淀法进一步制备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纳米粒子,扩大了双亲性淀粉纳米粒子的种类。且所得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纳米粒子经自组装形成疏水微区在内,亲水微区在外的纳米粒子。在自组装过程中加入疏水性药物,可以将其负载于St‑Boc‑Phe纳米粒子的疏水微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6189.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01J23/94 , B01J38/00 , B01J38/60 , B01J38/62 , B01J38/48 , B01J38/52 , B01J38/64 , B01J38/02 , B01J23/80 , B01J23/00 , C01B3/22 ,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铜基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醇裂解/重整制氢铜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废旧铜基催化剂进行粉碎、研磨成粉料;采用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混合酸对粉料进行酸处理,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和pH调节剂,进行活性物质转化;同时加入金属盐辅料和助剂,提高催化剂的综合性能;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催化剂粗料;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洗,得固体催化剂洗料;然后进行煅烧,得成品粉料再生催化剂。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甲醇裂解/重整制氢铜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以废旧铜基催化剂为原料,通过酸处理和沉淀转化等再生程序,制备得到高活性再生铜基催化剂,不仅提升了催化剂的性能,还使催化剂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24371.4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8B37/08 , C08J3/07 , C08L71/02 , C08L5/02 , C08L5/08 , A61K8/06 , A61K8/73 , A61K8/86 , A61K9/107 , A61K47/10 , A61K47/36 , A23L29/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亲性壳聚糖胶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全水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利用N‑烷基化反应将疏水基团接枝到壳聚糖侧链制备不同结构的双亲性壳聚糖,再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诱导自组装形成双亲性壳聚糖胶体,作为乳化剂稳定全水相乳液。与线性聚合物乳化剂和传统的胶体颗粒乳化剂相比,避免了繁琐的实验合成条件和复杂的制备过程。形成的双亲性壳聚糖胶体的结构及性能可调控性强,可将活性物质负载到水‑水两相界面,实现活性物质的多重负载。制备的多功能全水相乳液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7165.6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壳聚糖胶体粒子的多孔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通过利用大分子自组装技术和高温热解法制备多孔碳纳米材料,以聚阳离子电解质壳聚糖与聚阴离子交联剂为自组装基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氢键等弱相互作用力自组装为纳米级胶体粒子;冷冻干燥后,在氮气氛围中于下经催化剂催化热解,再经盐酸酸洗后得到多孔碳纳米材料。制备的多孔碳纳米材料具有孔道结构丰富、纳米级、价格低廉、操作便利等特点,其在催化、吸附、和电化学储能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制备,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518311.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疏水药物负载的应用,采用直链淀粉和Boc‑D‑苯丙氨酸进行反应合成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再通过纳米沉淀法进一步制备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纳米粒子,扩大了双亲性淀粉纳米粒子的种类。且所得Boc‑苯丙氨酸改性淀粉纳米粒子经自组装形成疏水微区在内,亲水微区在外的纳米粒子。在自组装过程中加入疏水性药物,可以将其负载于St‑Boc‑Phe纳米粒子的疏水微区。
-
公开(公告)号:CN117186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38422.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8G8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蛋白质共轭物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泡沫稳定剂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干热Maillard反应将蛋白质接枝到壳聚糖侧链形成共轭物,再通过调节溶液pH使壳聚糖‑蛋白质共轭物自组装形成具有纳米结构的胶体,在高速均质作用下二次组装在气‑液界面形成致密稳定的聚集态界面膜,形成的聚集态界面膜可以有效降低Laplace压和毛细作用力,筑牢Plateau边界、提高界面膜强度,得到均匀稳定的泡沫分散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82938.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式SCR催化剂修复装置及拼接修复方法,修复包括操作台及支撑在所述操作台两侧的支撑组件,所述操作台上设有间隔空挡,带拼接的两端催化剂置于所述操作台上,待拼接端部置于所述间隔空挡处。本发明蜂窝式SCR催化剂修复装置及拼接修复方法,结构简单,可快速修复破损催化剂,降低成本,环保性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82938.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式SCR催化剂修复装置及拼接修复方法,修复包括操作台及支撑在所述操作台两侧的支撑组件,所述操作台上设有间隔空挡,带拼接的两端催化剂置于所述操作台上,待拼接端部置于所述间隔空挡处。本发明蜂窝式SCR催化剂修复装置及拼接修复方法,结构简单,可快速修复破损催化剂,降低成本,环保性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17942.0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电活性天然大分子胶束的超灵敏蛋白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电活性天然大分子的制备、蛋白质/电活性天然大分子胶束的制备、蛋白质/电活性天然大分子胶束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超灵敏蛋白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电活性天然大分子胶束具有纳米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其应用于蛋白质分子印迹传感器,可以有效提高蛋白质在印迹聚合物中的传质速率,所构建的蛋白质印迹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灵敏性和较宽的检测范围;大分子自组装技术与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结合,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