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167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96194.2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6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制备超高温陶瓷的热锻方法,按体积分数比ZrB2粉体:SiC粉体=70~100%:0~30%的比例配比好ZrB2粉体和SiC粉体,进行超声处理、球磨、干燥和热压烧结,得到ZrB2-SiC超高温陶瓷,比传统的微米粉制备超高温陶瓷的烧结温度低300~600℃,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且制备得到的超高温陶瓷的材料致密度能达到99.3%以上,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57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453561.9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29C64/135 , B29C64/20 , B29C64/264 , B33Y30/00 , F21V33/00 , F21V23/02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组件DLP光学引擎的支撑结构,属于3D打印机领域,包括用于安装组件DLP光学引擎的光学引擎壳体,光学引擎壳体的上方中部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竖直设置并贯穿工作台壳体的成像调节螺杆,工作台壳体上端面上开设有供成像调节螺杆穿过并与其螺纹适配的第一螺纹孔;光学引擎壳体的一侧设有与组件DLP光学引擎中的LED光源串联的第一滑动变阻器,第一滑动变阻器上的第一滑块通过连接板与光学引擎壳体固定连接;光学引擎壳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气囊,光学引擎壳体的上方设置与支撑气囊连通的气压缸。本发明具有调节3D打印产品规格的功能,并能较好的调控光照强度,且相关结构的移动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14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130224.9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1B3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生物质材料中大批量提取植物导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2)将植物树叶加入溶液中后,放在加热炉上煮一定时间;(3)煮完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得到产物;(4)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溶液,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B;(5)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加如溶液B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结束过后提取,即可得到大量生物质导管。本发明能得到大量高纯度的生物质导管,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30224.9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1B3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生物质材料中大批量提取植物导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2)将植物树叶加入溶液中后,放在加热炉上煮一定时间;(3)煮完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得到产物;(4)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溶液,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B;(5)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加如溶液B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结束过后提取,即可得到大量生物质导管。本发明能得到大量高纯度的生物质导管,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30226.8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原料的螺旋状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种植或者购买生物质原料;在氢氧化钠、亚硫酸钠和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在硫酸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经过清洗处理后制得螺旋状植物导管;将螺旋状植物导管进行碳化处理,制得尺寸可控的螺旋状碳纤维。本发明的螺旋状碳纤维的原料为生物质材料,价格低廉、产率高、易控制、制作过程安全无污染。螺旋状碳纤维的尺寸可控。螺旋状碳纤维直径为500nm~2μm,螺旋管径为4μm~6μm。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生物质原料,绿色经济的制备螺旋状碳纤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700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4255.8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31/38 , B01D53/86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ZIF-8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乙二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无水丙酮中,快速搅拌后静置,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TiO2非晶纳米小球;然后将这些纳米小球加入到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160~200℃下反应后,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TiO2纳米小球;再将制备的TiO2小球加入到Zn(NO3)2·6H2O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再加入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TiO2/ZIF-8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合成的TiO2/ZIF-8复合材料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有望应用于气体分离、光电材料或光催化材料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830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66043.7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D01F9/16 , D01D1/02 , H01G11/26 , H01G11/34 , H01G11/86 , H01Q17/00 ,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螺旋碳材料的无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多孔螺旋碳材料的无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落叶用超纯水洗涤;S2、浸泡在腐蚀溶液中煮沸,用超纯水冲洗沉淀物;S3、在硫酸溶液中超声处理,用去离子水和酒精清洗,收集螺纹导管的团聚物;S4、将螺纹导管的团聚物冷冻干燥,即可得到螺纹导管;S5、所得螺纹导管在活化剂浸泡液中浸泡和振荡一段时间后冷冻干燥;S6、放入管式炉中先预碳化、再升温活化,再经清洗、干燥,即得多孔螺旋碳材料。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安全环保,得到的多孔螺旋碳材料产品纯度高,性能优异,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发达、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50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130226.8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原料的螺旋状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种植或者购买生物质原料;在氢氧化钠、亚硫酸钠和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在硫酸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经过清洗处理后制得螺旋状植物导管;将螺旋状植物导管进行碳化处理,制得尺寸可控的螺旋状碳纤维。本发明的螺旋状碳纤维的原料为生物质材料,价格低廉、产率高、易控制、制作过程安全无污染。螺旋状碳纤维的尺寸可控。螺旋状碳纤维直径为500nm~2μm,螺旋管径为4μm~6μm。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生物质原料,绿色经济的制备螺旋状碳纤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700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634255.8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31/38 , B01D53/86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O2/ZIF‑8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乙二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无水丙酮中,快速搅拌后静置,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TiO2非晶纳米小球;然后将这些纳米小球加入到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中,160~200℃下反应后,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TiO2纳米小球;再将制备的TiO2小球加入到Zn(NO3)2·6H2O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再加入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经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TiO2/ZIF‑8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合成的TiO2/ZIF‑8复合材料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有望应用于气体分离、光电材料或光催化材料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87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14503.X
申请日:2017-05-0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9K1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NaSmF4白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LED用荧光粉技术领域。所述花状NaSmF4白光荧光粉为六方晶系,晶胞参数为空间群为P63/m。本发明将硝酸钐和氟化钠混合在氢氧化钠和草酸混合溶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制得花状NaSmF4白光荧光粉。所述花状NaSmF4白光荧光粉在399nm波长的光激发时,可以发射450nm、561nm、596nm、642nm、704nm波段的光,这四个谱带叠加从而在单一基质中实现了白光发射。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产率高,重复性好,产品稳定性强,值得应用与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