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7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1006302.6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的多场源监测及分析系统,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装置对岩层模型进行构建和加载模拟;还包括用于对岩层模型进行检测的应变场监测模块、位移场监测模块、温度场监测模块、地电场监测模块和动态信号监测模块;各监测模块均包括布置在岩层模型内部或表面的监测元件,和用于接收监测元件的监测信号的采集仪器;各监测模块对应的采集仪器分别与5个环网交换机电性连接,5个环网交换机与数据处理/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多场源即应变场、位移场、温度场、地电场、动态信号对模拟煤岩层变形破坏进行综合动态监测,较以往单一场源等测试方法相比更加准确,可大大提高岩层变形破(56)对比文件潘永亮等.水压力作用下三峡库区侏罗系软岩损伤演化特性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21,第29 卷(第 3 期),第693-701页.Zhang P等.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vance abutmentpressure in a deep stope.Journal of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2020,第 17 卷(第 4 期),第686-699页.Noorian Bidgoli M等.Water pressureeffects on 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offractured rocks under low confiningpressur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Engineering.2015,第 48 卷第971-98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320252.1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测钻孔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钻孔监测及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筒、保护盖、标尺,所述保护盖与所述保护筒上端的内壁通过锁扣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盖的中部设有一布线孔,所述布线孔内穿设有测线;所述保护筒上端的外侧壁上环设有一轨道,所述轨道上可拆卸连接有一监测仓,所述监测仓内安装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仓能够沿轨道的方向移动,所述标尺设置于距所述保护筒300米‑800米的位置,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标尺配合,能够对钻孔的周围环境信息及其偏移角信息进行监测。有益效果:本发明设有的保护盖和保护筒通过锁扣装置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监测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按钮控制锁扣与保护筒卡接与否,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222807.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自由度三维物理相似模型开挖拉拔装置,其包括模型方管和卧式拉拔机构,所述模型方管以并排形式水平埋设在煤岩层模型内;所述卧式拉拔机构包括卧式支架和拉拔动力模块,所述卧式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顶部铰连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与立柱之间铰连有自动伸缩杆,所述上横梁外端下方设有辅助横梁,所述辅助横梁内端与上横梁中部铰连在一起;所述拉拔动力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固定卡环和钩挂于所述固定卡环上的动力机构,所述模型方管外端设有与动力机构上的挂钩二相对应的拉拔环。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31796.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钻孔联动覆岩破坏内部岩移边界评价方法,其特方法包括:在工作面停采线外与‑10mm沉降线以内布置多个竖向钻孔,形成钻孔联动设计,每个竖向钻孔均通过地面施工至工作面顶板上方;在每个钻孔内部由上至下安装多个形变测试模块,并记录每个钻孔内所有形变测试模块的深度值,每个形变测试模块均用于在预设检测时刻获取其安装位置处的地层内部变形量;将所有的形变测试模块和测试主机连接,以通过测试主机基于每个形变测试模块的深度、每个形变测试模块测得的地层内部变形量、历史采掘进尺、以及输入的当日工作面得到内部岩移边界测线,以及基于多个预设检测时刻对应的内部岩移边界测线获得测线范围的变形数据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3861.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面采动底板突水演化预警保障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监测子系统以及实时远程测控与智能预警处置子系统;所述监测子系统与所述实时远程测控与智能预警处置子系统连接;所述监控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测采动工作面底板岩体的多物理场信息;所述多物理场信息包括地震波场信息、应变场信息、温度场信息以及电性信息;所述实时远程测控与智能预警处置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多物理场信息进行解编以及合并处理并生成处置建议反馈至井下现场工作人员,并根据治理前多物理场信息以及治理后多物理场信息,进行治理效果评价。本发明可精准掌握突水信息,实现全周期全方位监测,提高了突水预警能力、治理质量及效果,进而科学有效开展后续保障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6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76356.7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域的电法勘探测量电极。该测量电极包括:电极、基座、导电夹持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开设一固定槽;所述导电夹持件的一端可拆卸的卡扣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导电夹持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电夹持件用于夹持电缆上预设的电极位置处的金属件,以使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导电夹持件电连接。本发明的测量电极,无需人工一个一个将测量电极手动插入水底的地下介质,并且在水域较深时,也无需借助外部工具布置测量电极,使得测量电极的布置更加便捷,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量电极的布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24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007074.2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监测装置与方法。本发明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监测装置,包括:便携式发射和接收单元、数据采集站、光纤通讯传输平台以及地面控制中心;本发明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监测方法通过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监测装置获取测试点的瞬变电磁二次感应电动势,并根据采集的瞬变电磁二次感应电动势获取电阻率剖面特征。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远程数据的传输与操作控制,提高了对前方近距离地质条件的判断能力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80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71638.0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测量系统与方法,包括发射系统和多通道接收系统,通过固定多通道接收系统所在接收测量点在某一观测站内,改变发射系统发射点位置,采集每一观测站中接收系统接收到的发射系统发射的电磁波透过双巷道之间的工作介质后的透过场强值,移动多通道接收系统形成多观测站,多观测站之间形成高精度透射电磁波数据体;利用电磁波透射成像获得双巷间煤岩层的场强和吸收系数分布图,结合揭露地质条件对面内构造及其异常进行精细解释,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3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911007529.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曳式的水底地质电法探测系统和方法,包括:水下电缆线、简易式水下电极、水压测量传感单元、电缆浮沉单元、水下GPS定位系统、充气机、电法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水下电缆线与电缆浮沉单元固定,电缆浮沉单元与充气机相连;水下电缆线依次连接电法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水下电缆线上固定有简易式水下电极和水压测量传感单元;水下GPS定位系统包括应答器、船载换能器和GPS;应答器固定在水下电缆线上的前、中、尾部简易式水下电极处;应答器与船载换能器无线连接;GPS固定在拖船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拖曳式的水底地质电法探测系统和方法,系统解决了目前水底地质电法探测中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81444.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1B11/02 , G01B11/16 , G06F119/12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缆位移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传感光缆耦合变形实际位移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传感光缆在不同围压下作用时,按照测量时间依次测量得到的测量位移和实际位移,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输入待预测的围压P0、测量时间和测量位移;以围压作为检索条件,在数据库中搜索;若数据库中存在与P0相同的P1,则使用P1对应的测量位移和实际位移计算P0对应的实际位移;反之,则在数据库中选取出按照围压大小顺序依次排列且与待预测的围压前后相邻的两个P2和P3,使用P2和P3对应的测量位移和实际位移计算P0的实际位移;本发明能够准确的计算出传感光缆的实际位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