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变形模量的岩石蠕变模型粘、弹性参数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4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399524.7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变形模量的岩石蠕变模型粘、弹性参数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强度和变形模量;采用分级加载方式,对不同围压下的岩石开展蠕变试验;根据给定的围压值和建立的围压‑变形模量关系、围压‑长期强度关系,得到该围压值下的变形模量和长期强度,再结合建立的burgers蠕变模型的粘、弹性参数与变形模量的关系,得到模型的粘、弹性参数以及蠕变‑时间曲线。本发明只需少数围压下岩石蠕变试验数据便可建立蠕变模型参数‑变形模量关系,后期只通过某围压下岩石的变形模量即可得到该围压与长期强度下的蠕变模型参数和反映材料加速蠕变全部过程试验曲线,为材料蠕变破坏行为研究提供方法。

    一种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398811.6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涉及矿井采场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主控因素提炼及部分因素整合;步骤2、损伤‑渗透关系的建立;步骤3、覆岩导水裂隙损伤阈值的确定;步骤4、流变损伤本构关系构建;步骤5、流变损伤本构关系数值实现;步骤6、多种因素组合下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发育高度模拟;步骤7、考虑多因素的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统计公式建立。本发明的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可对工作面开采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进行准确预测。

    一种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8811.6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涉及矿井采场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主控因素提炼及部分因素整合;步骤2、损伤‑渗透关系的建立;步骤3、覆岩导水裂隙损伤阈值的确定;步骤4、流变损伤本构关系构建;步骤5、流变损伤本构关系数值实现;步骤6、多种因素组合下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发育高度模拟;步骤7、考虑多因素的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统计公式建立。本发明的考虑多因素的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预测方法,可对工作面开采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高度进行准确预测。

    一种基于变形模量的岩石蠕变模型粘、弹性参数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4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99524.7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变形模量的岩石蠕变模型粘、弹性参数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强度和变形模量;采用分级加载方式,对不同围压下的岩石开展蠕变试验;根据给定的围压值和建立的围压‑变形模量关系、围压‑长期强度关系,得到该围压值下的变形模量和长期强度,再结合建立的burgers蠕变模型的粘、弹性参数与变形模量的关系,得到模型的粘、弹性参数以及蠕变‑时间曲线。本发明只需少数围压下岩石蠕变试验数据便可建立蠕变模型参数‑变形模量关系,后期只通过某围压下岩石的变形模量即可得到该围压与长期强度下的蠕变模型参数和反映材料加速蠕变全部过程试验曲线,为材料蠕变破坏行为研究提供方法。

    一种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398810.1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涉及矿井采场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岩层分布与地应力环境调查;步骤2、试件制备;步骤3、对不同岩层层位岩石进行三轴压缩‑渗流试验;步骤4、建立损伤‑渗透关系;步骤5、基于损伤‑渗透关系的覆岩损伤区域划分;步骤6、损伤本构关系构建;步骤7、损伤本构关系嵌入至FLAC3D软件;步骤8、建立数值模型;步骤9、数值模拟确定各损伤区高度。本发明的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可以对工作面开采后工作面顶板进行损伤区域划分及高度确定。

    一种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8810.1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涉及矿井采场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岩层分布与地应力环境调查;步骤2、试件制备;步骤3、对不同岩层层位岩石进行三轴压缩‑渗流试验;步骤4、建立损伤‑渗透关系;步骤5、基于损伤‑渗透关系的覆岩损伤区域划分;步骤6、损伤本构关系构建;步骤7、损伤本构关系嵌入至FLAC3D软件;步骤8、建立数值模型;步骤9、数值模拟确定各损伤区高度。本发明的基于渗透‑损伤关系的覆岩损伤分区及高度确定方法,可以对工作面开采后工作面顶板进行损伤区域划分及高度确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