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024226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20636001.4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服务设施污水预处理装置,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除渣沉淀池和折流板隔油池,除渣沉淀池和折流板隔油池连通,除渣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除渣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排渣口,除渣沉淀池中设置有过滤网,除渣沉淀池设置有往复移动式刮渣器,往复移动式刮渣器用于将过滤网上的滤渣刮至过滤网一端的集渣斗中,折流板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浮油溢流孔,折流板隔油池的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折流板隔油池的底部设置有隔油池排渣口,各浮油溢流孔均与轻油回收箱连通,轻油回收箱用于收集折流板隔油池中的轻油。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过滤设备因水中杂质堵塞而造成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问题。

    亚洲象象道识别及道路阻隔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73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50997.5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亚洲象象道识别及道路阻隔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野生动物保护、交通建设、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洲象象道识别及道路阻隔评价方法,包括:采集目标道路和预测道路两侧亚洲象活动特征数据,根据采集到的亚洲象活动特征数据生成并记录象道拐点;采集象道环境因子;根据象道拐点和象道环境因子,采用模糊邻近值计算方法生成亚洲象象道适宜性评级;根据亚洲象象道适宜性评级生成亚洲象活动热区;根据山脊山谷线和亚洲象活动热区提取亚洲象象道,并进行道路阻隔评价,生成道路阻隔评价结果。通过识别象道,保护人工或天然的迁徙通道,维持不同栖息地连通性,利于维持亚洲象种群的健康和遗传多样性。

    一种路域受损湿地近自然生态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02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82891.4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域受损湿地近自然生态修复系统,涉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进行连接的调节沉淀塘、植被建植坡和近自然湿地;所述调节沉淀塘用于对来水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水质沉淀、吸附过滤和水量调节;所述植被建植坡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乔木带、灌木带和草本带,所述植被建植坡用于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演替,并对收集径流进一步净化;所述近自然湿地用于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并通过沉淀过滤‑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实现深度水质修复。本发明能够实现路域受损湿地原位生态修复或异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亚洲象象道识别及道路阻隔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73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0997.5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亚洲象象道识别及道路阻隔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野生动物保护、交通建设、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洲象象道识别及道路阻隔评价方法,包括:采集目标道路和预测道路两侧亚洲象活动特征数据,根据采集到的亚洲象活动特征数据生成并记录象道拐点;采集象道环境因子;根据象道拐点和象道环境因子,采用模糊邻近值计算方法生成亚洲象象道适宜性评级;根据亚洲象象道适宜性评级生成亚洲象活动热区;根据山脊山谷线和亚洲象活动热区提取亚洲象象道,并进行道路阻隔评价,生成道路阻隔评价结果。通过识别象道,保护人工或天然的迁徙通道,维持不同栖息地连通性,利于维持亚洲象种群的健康和遗传多样性。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分散式污水低碳处理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25191.8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分散式污水低碳处理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外界原水的污水进水箱,其能将原水按比例分别输送至UASB反应器和连续流反应器内;UASB反应器用于将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在连续流反应器内投加悬浮厌氧氨氧化菌填料,通过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原水脱氮,延长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实现污泥同步原位发酵,设置止回门解决污泥返混问题;二沉池对脱氮后的原水进行沉淀,并将部分污泥回流至连续流反应器。本发明无需额外投加碳源,有效解决反应区返混问题,实现公路服务区等产生的分散式污水有机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减量化,具有脱氮效率高、性能稳定并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