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8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32412.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及其防治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包括横渠和纵渠;所述横渠内侧壁上固接有横杆;横杆上设置有植草框;所述横渠的中部固接有对称布置的封堵板,该横渠内部经封堵板分隔并形成安装槽;横渠的两端设置有围板构成的排污部;通过植草框、横渠、纵渠以及推板的设置,可以对雨水的流淌速度进行减缓,使其在不影响横渠和纵渠流通的情况下发生沉积,之后通过推板将其转移至排污部内部,利用抽泥泵将其还原至坡耕地土层表面,避免坡耕地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带走,导致发生水土流失,产生面源污染,还可以避免淤泥阻滞横渠或纵渠的流通,从而影响面源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798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92817.3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姜黑土改良用秸秆有机肥的施肥方法及其施肥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上一侧设置有牵引架体移动的牵引车,架体另一侧设置有铲斗;架体上部靠近铲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分离部;铲斗上部对应于分离部的位置转动设置有收纳斗;所述铲斗呈三个板体围成的八字敞开形结构;通过铲斗、分离部以及收纳斗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对进入交集区域内部的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进行打破并旋耕混匀,有利于增加砂姜黑土耕作层厚度,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方便作物根系生长,同时还可以对进入交集区域内部的肥料与土壤进行搅拌,使秸秆有机肥与土壤之间充分混合,从而快速提升耕作层肥力,为形成优势菌群提供适宜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383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30687.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C23/02 , A01C5/04 , B01F27/706 , B01F27/75 , B01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肥还田用喷混深施一体化设备,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设备机体、储存罐体、沼肥深施机构和中间传动组件,储存罐体的弧底设置有注液组件;沼肥深施机构包括开穴深施组件和覆土组件,所述开穴深施组件包括导料中空杆件、弹性滑动部和多个深施杆柱,多个深施杆柱等间距设在导料中空杆件底部;当弹性滑动部向上移动且导料中空杆件底部刚好脱离地面时,弹性滑动部与覆土组件处于连接状态且弹性滑动部与注液组件的主轴处于分离状态,向上移动的弹性滑动部驱使覆土组件向下旋转。本发明结构简单,在搅拌存储的沼肥时,可根据开穴的深度,向穴体注入定量的沼肥,深施肥均匀,并自动覆土,操作便捷且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3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3311.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C05F17/95 , C05F17/971 , C05F17/9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菌剂添加的生物肥料堆肥装置,包括堆肥罐;第一进料管,连接在堆肥罐上方中部;多个倾斜布置的缓速板,连接在第一进料管内;倾斜布置的第二进料管,连接在堆肥罐上方;环形水管,连接在堆肥罐内部对应第二进料管的上方;多个倾斜布置的雾化喷头,连接在环形水管下方;出料管,连接在堆肥罐下方中部;外齿环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撒料盒转动,从而在菌剂颗粒或干燥物质下落时会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使菌剂颗粒或干燥物质均匀地撒在堆肥材料的上表面,能够对菌剂颗粒或干燥物质进行均匀的撒落,从而使菌剂颗粒或干燥物质能够均匀地与堆肥材料混合,能够加快堆肥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肥料的堆肥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4001.2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专用促生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促生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将有机粪肥、腐植酸铵、菌剂颗粒、农作物秸秆、缓释磷肥颗粒、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和柠檬酸按比例混合,得到盐碱地专用促生微生物肥料;本发明颗粒状菌剂载体以生物炭颗粒和铁碳复合微球作为基体,粉煤灰等原料在碱激发的作用下形成发泡多孔的粘结性物质,将生物炭颗粒等基体粘接,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多孔结构,为解磷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其解磷促生效果。菌剂颗粒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在浇水后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钠离子,并且粉煤灰基粘结性物质中含有的钙镁成分能够与钠离子发生交换,起到固定作用,从而减少对作物的盐胁迫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83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30687.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IPC: A01C23/02 , A01C5/04 , B01F27/706 , B01F27/75 , B01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肥还田用喷混深施一体化设备,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设备机体、储存罐体、沼肥深施机构和中间传动组件,储存罐体的弧底设置有注液组件;沼肥深施机构包括开穴深施组件和覆土组件,所述开穴深施组件包括导料中空杆件、弹性滑动部和多个深施杆柱,多个深施杆柱等间距设在导料中空杆件底部;当弹性滑动部向上移动且导料中空杆件底部刚好脱离地面时,弹性滑动部与覆土组件处于连接状态且弹性滑动部与注液组件的主轴处于分离状态,向上移动的弹性滑动部驱使覆土组件向下旋转。本发明结构简单,在搅拌存储的沼肥时,可根据开穴的深度,向穴体注入定量的沼肥,深施肥均匀,并自动覆土,操作便捷且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43516.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基质用菌剂接种设备,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L形板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混料管;所述混料管内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混料管一端连通三通管,另一端连通有软管;所述输送架上固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滑动有骨轴;在液体流动压力作用下将其输送至软管内,然后从软管集中进入对应的分液管内部,待分液管内部充盈有混合溶液后,混合溶液以雾化状态从雾化喷头处喷出,并洒向输送架表面,此时将育苗基质利用输送架转移至雾化喷头下方,水和菌剂混合溶液快速且充分混合在育苗基质中,微生物菌大规模存在于育苗基质中,形成优势菌群,为农作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2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54001.2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专用促生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促生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将有机粪肥、腐植酸铵、菌剂颗粒、农作物秸秆、缓释磷肥颗粒、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和柠檬酸按比例混合,得到盐碱地专用促生微生物肥料;本发明颗粒状菌剂载体以生物炭颗粒和铁碳复合微球作为基体,粉煤灰等原料在碱激发的作用下形成发泡多孔的粘结性物质,将生物炭颗粒等基体粘接,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多孔结构,为解磷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其解磷促生效果。菌剂颗粒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在浇水后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钠离子,并且粉煤灰基粘结性物质中含有的钙镁成分能够与钠离子发生交换,起到固定作用,从而减少对作物的盐胁迫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32412.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装置及其防治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包括横渠和纵渠;所述横渠内侧壁上固接有横杆;横杆上设置有植草框;所述横渠的中部固接有对称布置的封堵板,该横渠内部经封堵板分隔并形成安装槽;横渠的两端设置有围板构成的排污部;通过植草框、横渠、纵渠以及推板的设置,可以对雨水的流淌速度进行减缓,使其在不影响横渠和纵渠流通的情况下发生沉积,之后通过推板将其转移至排污部内部,利用抽泥泵将其还原至坡耕地土层表面,避免坡耕地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带走,导致发生水土流失,产生面源污染,还可以避免淤泥阻滞横渠或纵渠的流通,从而影响面源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78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17694.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料与微生物菌剂耦合施肥设备及方法,包括混合箱,该混合箱底部呈现为半圆形结构,上部呈现为矩形结构;所述混合箱上部固接有隔板,该隔板将混合箱上部空间分隔为有机物料投放腔和土壤投放腔;所述混合箱上部靠近土壤投放腔的一侧设置有储料箱;所述混合箱底部开设有圆腔;圆腔内部转动连接有两端封闭的混料筒;首先将菌剂与载体进行初步混合,再将耦合后的菌剂投放至混合筒内部,黏土载体与菌剂混合可以保护菌剂,不直接与其他物料发生剧烈反应或过度搅拌,降低搅拌杆的剪切力,土壤载体的使用可以帮助维持菌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时保证菌剂与有机物料的均匀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