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换热器清洗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6537.5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换热器清洗装置,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清洗箱、轨道以及限位插杆,四个所述轨道固定连接在清洗箱四角内壁上,还包括:丝杆,滑动安装在清洗箱上;承载组件,安装在清洗箱上,用于对限位插杆进行承载;浮动支撑组件,安装在丝杆上,用于对承载组件进行浮动支撑;驱动组件,安装在清洗箱上,用于驱动安装在承载组件上的限位插杆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及振动处理;本发明能够便于技术人员将换热器换热板放置在清洗箱内进行超声波清洗,且在清洗过程中能够促使换热器换热板进行振动,实现对换热器换热板的深度清洁的技术效果。

    一种冲渣水池闸口封堵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4168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687475.2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渣水池闸口封堵机构,包括:底滤式渣池、进料口、支撑板、安装座、出铁槽、卷扬机、底板、紧固杆、连接柱、横杆、连接管、导向槽、钢索、闸门和导杆。本发明提出的冲渣水池闸口封堵机构,能够代替传统的液压推杆闸门,实现闸口的通断,同时不会因为水渣长期在闸门处堆积固化,导致闸门难以打开,闸门电机受损的情况出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渣长期在闸门处堆积,水渣结块固化,使用传统液压推杆闸门难以打开,容易造成闸门电机受损,以及作业环境差等因素,经常需要更换,而且人员需要在较高平台观察及操作,防止电机过转,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增加从业人员的劳动负担的问题。

    一种漏斗物料混料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056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66607.3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斗物料混料器,涉及物料混料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混料斗;混料斗为截面呈酒杯状的棱柱筒;混料斗包括上部的进料筒和下部的搅拌筒;进料筒与搅拌筒连通构成混料腔;混料腔内两侧壁间安装分流器;分流器将混料腔分为左流通道和右流通道;左流通道内、右流通道内、混料腔内分流器上部以及搅拌筒内均安装搅拌器。本发明当进料从混料斗的进料筒进料后,位于分流器上部的搅拌器首先将进料搅拌将进料分流到左流通道与右流通道,进料在左流通道与右流通道内经过搅拌器搅拌后,再汇聚到搅拌筒并通过搅拌筒内的搅拌器搅拌后出料,多次搅拌混匀保证进料的搅拌均匀,避免进料搅拌不均匀导致的造球盘落下且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球团质量。

    一种气-水换热器清洗用圆通混合机

    公开(公告)号:CN119588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7759.9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换热器清洗用圆通混合机,属于混合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以及混液筒,所述混液筒可拆卸安装在支撑架上,还包括:单头丝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一端延伸至混液筒内;混液筒,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混液筒上端部,所述液筒与支撑架贯通;液体导入机构,安装在筒体上,用于将外部液体通过筒体导入混液筒内;搅拌机构,安装在混液筒下端部,用于对位于混液筒内的物质进行搅拌处理;本发明能够自动将两股不同种类的液体导入混液筒内并及时进行搅拌混合。

    一种换热器水质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8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7752.7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水质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与过滤箱内部连通,过滤箱的一侧设有开口,过滤箱内安装有滤网组件,滤网组件可从开口近处过滤箱,过滤箱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滤网组件移动的控制组件,滤网组件包括安装在开口内的安装块,安装块上固定有收集盒,收集盒的上方固定有凸起形的过滤网,收集盒的内设有滤水孔。本发明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凸起形的过滤网,能够使得过滤水从过滤网流向收集盒,避免过滤水从过滤网上的同一位置滤出,降低了滤网组件堵塞的概率,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的过滤组件,能够在对过滤组件疏堵时启用其他的过滤组件。

    一种环冷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3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7756.5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冷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供水组件、输气管路和若干水罐。本发明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将带有热量测烟气依次经过多个水罐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并能根据热量水罐内的热量变化判断烟气的温度,从而确定烟气排出时的温度,能够使得水罐最大程度的吸收烟气的热量,避免了因热量吸收不彻底导致的能量浪,费该余热回收装置中相应水罐内的温度高于烟气的温度时,关闭相应水罐所对应的第三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避免较低温的水汽从相应的水罐内通过,从而能够避免水汽将水罐内的热量带出,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既能够判断水罐内的水位,又能在收集烟气中的热量时判断水罐内的温度。

    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5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87754.6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包括管程和壳程,壳程上连通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管程上连通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供水箱,供水箱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下方,供水箱上安装有抽水组件,抽水组件用于将供水箱内的水抽入壳程内,供水箱内设有集气组件,集气组件用于收集出气口排出的具有余热的气体。本发明换热器通过设置集气组件能够对换热器本体输出的带有热量的气体进行收集,通过向收集箱内进行注水,能够将集气组件内的热量吸收,减少了对热量的浪费,本发明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本体输出的热量不达标的水再次注入收集箱内,能够将热量不达标的水进行再次加热。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1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7751.2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安装有用于存放中和剂的存放筒,处理箱内安装有过滤网,处理箱内滑动设有气囊,处理箱内固定有压块,存放筒的上方连通设有第一进气管,气囊与第一进气管之间连通设有第一软管,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气囊和距离传感器,既能通过距离传感器判断气囊的浮起高度,从而判断处理箱内的水位,实现对注水的自动化控制,又能在气囊与压块接触后,对着水位的升高对气囊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将存放筒内的中和剂挤出至处理箱内,实现对中和剂的自动化添加,还能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判断气囊的压缩程度,从而判断中和剂的添加量。

    一种气-水换热器辅助安装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9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7760.1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换热器辅助安装装置,属于换热器辅助安装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座A,所述安装座A与箱体限位滑动,还包括:驱动组件,安装在箱体上,用于驱动安装座A相对箱体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夹持机构,安装在安装座A上,用于对换热器外筒进行夹持以及位置调节;供料组件,安装在箱体上,用于配合夹持机构将换热器盖体安装在换热器外筒上;导向组件,安装在箱体上,用于将换热管插入换热器外筒内;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线性运动件A、安装座B、环形安装座以及导向杆B,还包括:转动组件A以及转动组件B;本发明能够完成对换热器各组件的自动组装。

    一种皮带机换辊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2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56346.3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辊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皮带机换辊装置,包括卡架组件,卡架组件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板,两个轴板之间设有铰接的移板组件,移板组件的一侧设有套接的压杆。通过轴板、移板组件、压杆和被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设备通过杠杆原理,让横轴组件和斜轴组件改变皮带运行线路,进而使得皮带会与损坏托辊进行分离,进而可以提供更换托辊的空间,进而可以让使用者安全快速的对损坏托辊进行装卸工作,通过卡架组件和限架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使用者在将横轴组件和斜轴组件推移至皮带下方的过程中,可以让U型板自动对皮带机的架体进行固定工作,进而可以减少使用者固定设备所需要的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