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片及使用该鳍片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42884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0810305406.5

    申请日:2008-11-06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若干堆叠在一起的鳍片、至少一热管及连接所述鳍片与至少一热管的连接剂,相邻鳍片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鳍片上形成供所述至少一热管穿设的至少一通孔,该至少一通孔周缘形成一凸缘,所述凸缘包括一接触部及连接该接触部与鳍片的一固持部,所述接触部与该至少一热管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固持部倾斜远离该至少一热管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剂填充在凸缘的接触部与该至少一热管之间,并固持在凸缘的固持部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该散热装置中的鳍片。该鳍片上的凸缘不但具有与热管外表面接触的接触部,还具有一用于固持连接剂的固持部,能防止连接剂溅撒到鳍片上,可节约原料并保证散热装置的良好外观。

    散热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884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157773.2

    申请日:2010-04-28

    Inventor: 李伟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及热管,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上下堆叠排列的第一散热鳍片及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及将所述蒸发段与冷凝段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蒸发段用于与热源热性连接,所述冷凝段热性结合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上,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上设有容置槽,所述连接段由所述蒸发段倾斜朝向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延伸形成,所述连接段收容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容置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非热性连接,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传热件,所述传热件热性结合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上,所述传热件用于将所述热源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热性连接。上述散热装置可充分利用所述热管的倾斜折弯的连接段对应位置处的散热器,从而增加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

    散热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84152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710077022.8

    申请日:2007-09-07

    Inventor: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热管、一由若干散热鳍片组成的散热鳍片组,该散热装置还包括一连接该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的导热件,该导热件设有凹槽以收容热管,该导热件沿热管轴向跟随式延伸。进一步地,该散热装置还包括一基板,该基板连接所述热管及一电子元件,以对该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通过导热件与热管、散热鳍片组的充分接触,使散热装置快速地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并节省了材料。

    扣具及使用该扣具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41864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610062524.9

    申请日:2006-09-08

    Inventor: 赵良辉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若干扣具,该散热器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上形成有与扣具对应的通孔;每一扣具包括一穿过该基座通孔的固定杆件、一套置于该固定杆件外围的弹簧及一扣片,该弹簧抵靠在该基座的通孔端面,该固定杆件垂直轴向方向形成一卡块,该卡块具有两相对边,该固定杆件包括一主体部,该卡块与主体部之间形成一凹槽,该扣片上开设有一通孔,并具有与该卡块的两相对边对应的两相对边,该卡块穿过该扣片的通孔,并相对于扣片转动,使卡块的两相对边与扣片的两相对边交叉,使卡块与扣片卡扣,该扣片上设有二向上翻起的折片,该折片被下压后抵压在卡块的两相对边,使得该扣具装设于所述散热器上。

    散热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92861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610157533.6

    申请日:2006-12-15

    Inventor: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电子元件散热,其包括若干鳍片、与该若干鳍片接触以向该鳍片传递热量的导热体,该鳍片间形成若干气流通道,一风扇对应该若干气流通道设置,每一鳍片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相对两侧缘分别垂直于该本体同向延伸出二折边,所述导热体包括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呈“U”形,包括一第一传热段及由该第一传热段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第二传热段,所述第二传热段穿过每一鳍片的本体,每一鳍片形成有一导流片,该导流片由靠近风扇的一端到远离风扇的另一端逐渐靠近所述鳍片本体的一折边,所述热管的一第二传热段位于所述导流片与折边之间,使该风扇产生的气流较多的吹向该导热体而带走该导热体上的热量,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得以提升。

    散热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3640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610033242.6

    申请日:2006-01-21

    Inventor: 邓根平 吴宜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27 H01L23/467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散热器包括一导热板、二对散热体及一热管,该每一散热体具有一基座及自该基座的一侧延伸而出的多数散热片,该热管具有一与导热板连接的吸热部及由吸热部相对两端弯折延伸而出并与散热体连接的二放热部,该热管的每一放热部被夹置于一对散热体的基座之间,且该热管的一放热部与吸热部连接处夹角大于90°。每一对散热体夹持一放热部,使放热部的热量通过散热体快速散发,从而使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散热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0777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10036734.6

    申请日:2005-08-18

    Abstract: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底板,与一电子元件接触;多数置于底板上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多数通道;一导风罩,包括一置于散热鳍片顶部的安装板及一置于散热鳍片一侧的侧板;一风扇,安装于导风罩侧板上;一顶板设置于散热鳍片的顶端,上述导风罩还包括一自安装板一侧向下延伸设置的挡壁及自安装板二相邻边缘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及第二挡风板,挡壁与所述散热鳍片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板与顶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及第二挡风板紧靠于散热鳍片顶部的顶板,所述第一挡风板的相对两侧边分别连接第二挡风板及挡壁,其中风扇的一部分正对散热鳍片的通道,另一部分延伸超出散热鳍片且正对散热鳍片顶部的顶板与第一及第二挡风板共同界定的区域。

    散热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8415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10077022.8

    申请日:2007-09-07

    Inventor: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热管、一由若干散热鳍片组成的散热鳍片组,该散热装置还包括一连接该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的导热件,该导热件设有凹槽以收容热管,该导热件沿热管轴向跟随式延伸。进一步地,该散热装置还包括一基板,该基板连接所述热管及一电子元件,以对该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通过导热件与热管、散热鳍片组的充分接触,使散热装置快速地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并节省了材料。

    散热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0411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710075535.5

    申请日:2007-08-03

    Inventor: 李武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其包括一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一固定模组和一固定件,所述散热器底部相对两侧向外凸伸形成一第一肩部及一第二肩部,所述固定模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电子元件相对两侧的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电子元件延伸有一卡置部,所述卡置部将所述散热器的第一肩部卡在其下面,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固定件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侧壁内且可通过旋转而抵压在所述第二肩部上的一抵压部。上述固定件通过旋转即可实现对散热器的安装及拆卸,故其操作简单便捷且不需要额外的操作空间,此外该固定件结构简单、体积小及不占用该散热器的空间。

    散热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03118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10157533.6

    申请日:2006-12-15

    Inventor: 吴宜强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电子元件散热,其包括若干鳍片、与该若干鳍片接触以向该鳍片传递热量的导热体,该鳍片间形成若干气流通道,一风扇对应该若干气流通道设置,每一鳍片形成有沿该风扇至该导热体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导流片,使该风扇产生的气流较多的吹向该导热体而带走该导热体上的热量,从而避免热量在该导热体的积聚,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得以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