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mWRKY123基因在盐胁迫下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40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4595.7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WRKY123基因在盐胁迫下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ZP211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WRKY123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盐表型统计,结果表明GmWRKY123基因能够显著提高大豆耐盐性。在此基础上,用120 mM的NaCl分别处理大豆空载体和GmWRKY123过量表达植株,发现相对于空载体,GmWRKY123转基因植株的每根根瘤数目增加46%,且根系健康完整、植株发育良好。由此可见,过表达GmWRKY123基因能够在盐胁迫条件下有效地提高根瘤数目,增强固氮能力,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大豆GmNOD19基因在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04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63577.4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NOD19基因在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PZP211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NOD19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根瘤数目统计,结果表明GmNOD19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大豆根瘤数目且效果显著。本发明首次提出了NOD19能够正向调控大豆结瘤过程,并证明了大豆GmNOD19基因过量表达能够显著增加大豆根瘤数目,未来可能通过转基因、分子标记等手段应用于大豆生产和分子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豆基因GmNPR1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60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915712.0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基因GmNPR1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POKⅡ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NPR1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根瘤数目统计,结果表明GmNPR1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大豆根瘤数目且效果显著。本发明首次提出了NPR1能够正向调控大豆结瘤过程,并证明了大豆基因GmNPR1过量表达能够显著增加大豆根瘤数目,未来可能通过转基因、分子标记等手段应用于大豆生产和分子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豆GmWRKY123基因在盐胁迫下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40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04595.7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WRKY123基因在盐胁迫下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ZP211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WRKY123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盐表型统计,结果表明GmWRKY123基因能够显著提高大豆耐盐性。在此基础上,用120 mM的NaCl分别处理大豆空载体和GmWRKY123过量表达植株,发现相对于空载体,GmWRKY123转基因植株的每根根瘤数目增加46%,且根系健康完整、植株发育良好。由此可见,过表达GmWRKY123基因能够在盐胁迫条件下有效地提高根瘤数目,增强固氮能力,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大豆GmUGT4基因在提高豆科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20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4960.7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UGT4基因在提高豆科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ZP211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UGT4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GmUGT4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大豆耐盐性且效果显著。本发明首次提出了UGT4能够正向调控大豆耐盐性,并证明了大豆GmUGT4基因过量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大豆耐盐性,未来可能通过转基因、分子标记等手段应用于大豆生产和分子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纹枯病菌微小RNA、其对玉米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993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089937.X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立枯丝核菌致病力相关的微小RNA(microRNA)Rhi‑milR‑9829‑5p对玉米基因GRMZM2G412674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在纹枯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Rhi‑milR‑9829‑5p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与玉米基因GRMZM2G412647的表达量呈现较高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玉米基因GRMZM2G412647的表达受到Rhi‑milR‑9829‑5p的负调控。这证明Rhi‑milR‑9829‑5p能够调控玉米基因的表达,为微小RNA参与跨物种分子调控提供了证据,有可能应用于玉米抗纹枯病的分子育种。

    纹枯病菌微小RNA、其对玉米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993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89937.X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立枯丝核菌致病力相关的微小RNA(microRNA)Rhi-milR-9829-5p对玉米基因GRMZM2G412674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在纹枯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Rhi-milR-9829-5p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与玉米基因GRMZM2G412647的表达量呈现较高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玉米基因GRMZM2G412647的表达受到Rhi-milR-9829-5p的负调控。这证明Rhi-milR-9829-5p能够调控玉米基因的表达,为微小RNA参与跨物种分子调控提供了证据,有可能应用于玉米抗纹枯病的分子育种。

    大豆基因GmRGS1与葡糖糖共同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6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490578.4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编码大豆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的基因GmRGS1联合施加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共同提高大豆结瘤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POKII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RGS1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根瘤数目统计,结果表明GmRGS1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大豆根瘤数目。在此基础上,用25mM的葡萄糖50mL分别处理大豆空载体和GmRGS1过量表达植株,发现相对于空载体,GmRGS1转基因植株根瘤数目增加60%,且根系健康完整、植株发育良好。由此可见,基因GmRGS1过表达联合施加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可以有效的提高根瘤数目,增强固氮能力,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大豆基因GmRGS1与葡糖糖共同促进豆科植物根瘤产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6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90578.4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编码大豆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的基因GmRGS1联合施加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共同提高大豆结瘤的应用。本发明利用pPOKII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快速获得转基因植株,成功将GmRGS1进行了过量表达,并对嵌合体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根瘤数目统计,结果表明GmRGS1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大豆根瘤数目。在此基础上,用25mM的葡萄糖50mL分别处理大豆空载体和GmRGS1过量表达植株,发现相对于空载体,GmRGS1转基因植株根瘤数目增加60%,且根系健康完整、植株发育良好。由此可见,基因GmRGS1过表达联合施加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可以有效的提高根瘤数目,增强固氮能力,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