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16222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230667.X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临界二氧化碳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相变蓄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和相变蓄冷放冷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连接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向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提供太阳能,所述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连接相变蓄冷放冷系统,用于向相变蓄冷放冷系统提供制冷。本发明将绿色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与其他节能技术即太阳能供热技术通过发生器有效结合起来。在白天太阳能自然资源丰富时,跨临界二氧化碳吸收式制冷系统充分利用其提供的热能可持续稳定的产冷供冷,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性等优势,对节能减碳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59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37884.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所述集热管包括翅片、热管和真空集热管,所述热管设置在真空集热管内,传热支撑翅片包括中心空槽、外展翅片、弹性弯折、内收翅片和末端凹槽。翅片与太阳能真空玻璃管及导热热管紧密连接,通过翅片自身弹性力,向外卡住真空玻璃管,中心空槽通过向内压力固定热管,翅片末端凹槽与中心空槽形成自固定。翅片采用铝合金为制作材料,与普通支撑翅片相比,其热阻大幅降低,太阳能利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8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9145.7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F28D21/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块换热器的设计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是长方体,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由长度和高度形成的面,其中h为流体对流换热系数,λ为流体的导热系数,L为传热面的长度,H为换热模块形成的换热器的高度,换热箱外侧与流体的对流换热,努塞尔数进行计算。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研究对换热模块结构进行了模拟,首次确定了上述结构的努塞尔数等公式,可以通过上述各式预估换热性能和泵功消耗,为进一步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设计依据,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36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31764.1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立方体形状的管箱,分别是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所述换热模块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箱的第一侧面的第一边部位置,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管箱的第一侧面的第一边部位置,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的第一侧面的边部邻接,从而使得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可以绕连接部件转动,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两个管箱的第一侧面贴在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内的流体进行换热,在第二位置,两个管箱的第二侧面贴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内之间隔热,从而使得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形成一个连续的换热面对外换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模块,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位置状态,使得流体或者处于两种流体换热状态,或者处于一种流体共同的对外传热状态,提高换热部件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50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278093.7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工作区温度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空冷器,所述空冷器设置在工作面部分;水在所述空冷器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空气后,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工作面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井下的工作面环境温度,所述换热器和空冷器之间设置水泵,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水泵的功率。本发明通过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整流体的换热数量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控制工作面温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8974.5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绕管式深井换热系统,蒸发器和/或者冷凝器内设置多个脉动管束换热组件,其中一个设置在换热器的中心,成为中心换热组件,其它的围绕蒸发器和/或者冷凝器的中心分布,成为外围换热组件;外围换热组件的脉动流的流量小于中心换热组件的脉动流的流量。本发明通过如此设计,使得中心达到更大的震动频率,形成中心振动源,从而影响四周,达到更好的强化传热和除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9125.1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噪音控制的深井采矿的制冷系统,当换热组件振动噪音过大,控制旁通阀的阀门开度变小,主路阀的开度变大;如果振动噪音减小到一定程度,控制旁通阀的阀门开度变大,主路阀的开度变小。本发明通过如此设计,使得避免振动产生很大噪音,达到更好的强化传热和除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417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10650751.6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低浓度NO2具有优异气敏性能的新型In2O3/Sb2O3复合空心纳米管气敏材料、气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所述新型In2O3/Sb2O3复合半导体气敏材料是由基体相和修饰相按一定摩尔比所构成,所述的基体为多孔结构的In2O3空心纳米管,基体表面及多孔结构孔道内分布有修饰相,所述的修饰相为Sb2O3。本发明还提供复合结构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气敏元件的制作方法及其气敏性能。本发明的新型In2O3/Sb2O3复合空心纳米管气敏材料对低浓度NO2气体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低工作温度以及响应和恢复时间快等特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参数易控制,操作容易且成本低。
-
-
-
-
-
-
-
-
-